



眼下,兰溪市君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秀珍菇进入旺盛采收高峰,负责人陈绍荣带着工人们忙碌着。由于生产出的秀珍菇鲜嫩清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青睐。
80年代末,农民出身的陈绍荣开始在家门口的土地上自主创业,就像“摸着石子过河”,在“茫茫黑夜中”执着地探索和发展食用菌的创新之路。35年来,他凭借一股子必胜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毅力,着力于打造食用菌文化品牌、特色品牌,成为了一名实实在在的“农创客”。
首次种菇“折戟沉沙”
陈绍荣是赤溪街道柳塘村人,在田地里长大的他,从小就对种植相关问题感兴趣。198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绍荣触碰食用菌行业,便敏锐地捕捉到这就是他实现农创梦的最好契机。于是,他把自家闲置房改造成食用菌栽培房,第一年就培育了2000多斤凤尾菇,收获了农业第一桶金。
初尝成功喜悦,陈绍荣决定放手一搏,拿出最后的积蓄,租地、购种、添置设备、买进原料,大胆尝试大棚种植。
食用菌种植是辛苦繁琐的,但陈绍荣就像着了魔一样,整天泡在大棚里。付出虽然艰辛,有时也很寂寞无趣,但他乐此不疲,整天在大棚里忙前忙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悉心照顾下,大棚里的食用菌长势很喜人。
但好景不长,由于陈绍荣技术掌握不到位,对食用菌生长的习性还不是很了解,对温度、水分的控制掌握不够精准,种植一段时间后,大棚里的食用菌菇开始成片死亡,致使他所有投入血本无归,巨大的打击令陈绍荣难以承受。他很想重新集资添置原材料,可苦于资金短缺,只好被迫停产,从1991年开始改行做穿棕板床。
专业学习后再度出山
经历第一次失败后,陈绍荣不断地总结失败的原因,他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于是,他先后到上海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培训学习,参阅《食用菌》《浙江食用菌》《食用菌生产理论与实践》等材料,如饥似渴地汲取食用菌生产技术。经过两年努力学习,他能把把菌种制作、菌丝培养到出菇管理都融会贯通起来。
付出总有回报。经过反复研学,总结提高,1993年,陈绍荣又种下两万袋自然金针菇,1万袋黑木耳,并大获成功,把之前投入亏损的资金连本带利赚了回来。种植规模也慢慢扩大到上百亩。
多年摸索实践,让陈绍荣在食用菌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种菇技术在当地屈指可数,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并被政府推广示范。
从一间保温房起步,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陈绍荣在不断改良、进步。随着工厂化、大规模、高产量的生产企业兴起,传统食用菌栽培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再加上由于工厂菇的出现,菌菇市场价格也一路低迷,传统栽培技术眼看就要逐步被工厂化生产吞噬。陈绍荣深刻意识到:必须改进种植模式,从人工培养种植向半自动化机械管理模式过渡。
通过大胆尝试,反复实践,他终于找到了科学现代管理种植方法。技术服务渐渐涵盖了菌包产前、产中、产后多个环节,大大提高了食用菌的种植水平,解放了生产力,还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种植灵芝和栽培香菇有很多相通之处,陈绍荣想要把灵芝种植技术带回家,并且很快掌握了灵芝种植知识。2012年11月,他开始尝试用椴木种植灵芝,真正将灵芝种植到了自家大棚里。经过1年的尝试,两亩多的大棚灵芝和200多平方米铁皮石斛种植取得初步成功。
近年来,陈绍荣着力培育发展精品鲜菇产业,加快提升食用菌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建设,有效提升食用菌品质和品牌影响力,形成了自动化装包、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车间等产业规模,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陈绍荣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赢得了行内人的交口称赞,大家都亲切地喊他“菇大王”,向他请教的人络绎不绝。
“菌菇贵族”创浙江农业之最
“700公斤,1400斤!新纪录诞生!”3月23日,经过现场验收,在兰溪市公证处公证员的见证下,浙江省农业厅食用菌首席专家陈青宣布兰溪市君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的羊肚菌创下浙江省羊肚菌鲜菇亩产新纪录。
2019年,陈绍荣在一次技术培训中接触到了羊肚菌这一菇种。羊肚菌作为目前菌菇市场上的贵族,虽然与香菇、木耳、平菇等都属于食用菌类,但是生产差异很大。“这东西有这么难培育吗?”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种菇“老手”,陈绍荣起初觉得这应该不算难,但事实证明,“没有想象中简单”。
“从引进种植到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案,我们花了不少时间才成功让羊肚菌落地,但一开始的产量不稳定,亩产量也不高。”陈绍荣说,为了摸清羊肚菌的生长规律,他们将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都罗列出来,比如菌种、温湿度、土壤、节气等,逐一试验。“羊肚菌的种植从菌种引进,制作菌包、培植菌丝、再到入土栽种,每一步都极其讲究,温度湿度都要精准把控。”经过试验,亩产700公斤的羊肚菌种植首获成功。
此次羊肚菌刷出产量新纪录后,陈绍荣又琢磨着通过冷库发菌、大棚出菇等技术,打好上市时间差延长上市时间,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打响兰溪本地菌菇品牌。“目前,国家非常重视粮食生产,羊肚菌利用粮食生产闲置时间。大大提高了田地的平均亩产,真正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也提高了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积极性,可谓一举多得。”陈绍荣自豪地说。
35年风雨兼程,陈绍荣不断探索着如何利用小菌菇做出大产业。“我有强烈的农业情怀,所以当初遇到食用菌时,就认定了这是自己一生的理想追求!我相信,菌类行业未来势必有更大的可能!”
记者 蒋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