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童年深处的小卖部 2024年10月18日

我小时候,奶奶常领我去村里的“老寿星”小卖部买东西。这家小卖部是村里第一家小卖部,也是村里最年长的小卖部。我爸小时候就在这家小卖部买东西,到我这里,已经有30余年的光阴了。小卖部的主人,是一对年过九旬的老夫妇,在村里甚至全县开小卖部的店主中,也算是最年长的店主,村里人都喊小卖部为“老寿星”小卖部。

“老寿星”小卖部是一间临街老房,在靠近街道的一面墙上扣了个窗户,顾客从窗户里看屋里的商品,也是从窗户里进行买卖。

有时去这家小卖部买东西,屋里没人时,顾客便站在窗户下的石头上,打开窗户上木质的小拉门,朝里面扯着脖子喊:“买东西了。”喊不到三声,老爷爷或老奶奶便会出现在小卖部,买完东西后,老夫妇还会多给顾客添一颗糖,算是对顾客久等的一点补偿。

“老寿星”小卖部的老爷爷年轻时就是个货郎,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小百货,老奶奶的父母就是看中了他做买卖实在,童叟无欺,人品过关,才把女儿嫁给他的。

村里人都信任“老寿星”小卖部的这对老夫妇,都愿意光顾他家小卖部。我小时候,奶奶也常领我去“老寿星”小卖部买东西,我除了喜欢里面花花绿绿的小零食,还喜欢看老爷爷用小杆秤称东西,也喜欢看他用酒提子打酒、酱油提子打酱油、醋提子打醋。

听奶奶说,我幼时一哭闹,很难哄好,最后必须说,领我去“老寿星”小卖部看打酱油,我才止住眼泪。我经常哭鼻子,家里哪能天天打酱油呀,奶奶便从集市上给我买了一个酱油提子,让我自己在家“卖酱油”。我用水当酱油,奶奶当顾客,陪我过家家。

后来,奶奶还给我做了一杆玩具秤,用砂和土坷垃当红糖和糕点,让我在家开起了小卖部。我卖东西时的样子全都模仿“老寿星”小卖部里的老爷爷,连说话的语速和神态都模仿得惟妙惟肖。那时候,老爷爷是我的偶像,我长大后也想开一家和他家一样的小卖部。

我上了小学后,不再玩开小卖部这么幼稚的游戏了。村口也开了一家大型连锁超市,村里好几家小卖部都关门了。但“老寿星”小卖部还开着,里面的货物也少了不少,只卖烟和油盐酱醋。

后来,老爷爷不小心摔了一跤,走不了路。老爷爷养病期间,他家小卖部也没关门,由他儿子打理小卖部的生意。小卖部里加了一张床,白天老爷爷躺床上看店,有人来买东西,若老爷爷的儿子不在屋里,老爷爷便高声将儿子喊过来。

那段时间,“老寿星”小卖部一天也没几个顾客,其实没有开的必要了。奶奶听老寿星的儿子说,他父亲做了一辈子小买卖,虽然小卖部被大超市淘汰了,开着门也赚不了几个钱,却是老人家的一种精神寄托,小卖部开门一天,说明他还有为家赚钱的能力,便是家里的功臣,会有自豪感。儿子陪他开小卖部也是陪他散心。

原来,老爷爷的儿子开着小卖部,是为了陪父亲“过家家”,和我小时候,奶奶给我在家里开“小卖部”陪我做买卖异曲同工。

老爷爷活到105岁,老奶奶活了103岁,老爷爷去世后,“老寿星”小卖部也关门了。 马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