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头版刊发浙赣会战中发生在兰溪的英雄事迹
记者 成 超
导报讯 昨天,《光明日报》头版“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走进昔日的抗日战场”栏目刊发《兰江滔滔,讲述着那段英雄传奇……》一文,详细讲述了1942年5月浙赣会战中发生在兰溪的一幕。
兰溪地处浙江中西部,是浙赣铁路和钱塘江运输的“咽喉”。在1942年5月,面对敌寇疯狂进攻,守备兰溪的国民革命军第49军第63师打出了血性,日军队伍比国民革命军队伍庞大好几百,但在两天时间里,只前进几公里。最终,双方在兰溪城外的邑厉坛形成对峙。
文章的主人公是21军第146师独立工兵第8营代理营长黄士伟,他们负责接应断后。待63师撤退完毕,按照作战部署,黄士伟带着二十几名战士开始布设“地雷阵”。夜色中,黄士伟等人头顶装满地雷的竹筐,涉过波涛汹涌的兰江,按照事先设定的位置将一颗颗地雷布设完毕。次日早上,日军步兵第4联队队长酒井直次带着卫兵来到邑厉坛阵地,触发了“地雷阵”,日军因此伤亡上千人。
兰溪之战后,黄士伟又随部队转战浙西、赣北及皖南,直至抗战胜利。不久,蒋介石发动了内战。不愿打内战的他,毅然离开部队回到了成都,考进了西南合作专科学校。解放后,他在成都第一酿造厂当了一名会计,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
多年后,兰溪市地方志编纂室的胡汝明先生曾约他重返兰溪,看看曾经浴血战斗过的地方,他爽快地答应了。可惜的是,随着年龄增长,一场又一场的病痛,让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爽约……2014年,老英雄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如今,当年炸死酒井直次的地方,已成了一个草木葳蕤的口袋公园,兰溪市政府还在那里立起了一座“抗战成果纪念碑”,碑旁建有一个凉亭,坐在亭里,能听到不远处兰江的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