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事故 减灾害 强队伍
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应急管理局:
2019年: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2019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21起死亡17人,同比分别下降41.67%、22.73%。
全省防汛综合应急演练。机构改革后,全省防汛综合应急演练主会场放在兰溪,5月9日,演练取得圆满成功,并获得与会省、金华领导的高度肯定。5月20日得到冯飞常务副省长的批示肯定。
党建+危化企业安全监管。以党建引领业务,以党建夯实安全责任,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巨化兰氟及凤登环保建立了党建+安全监管。凤登环保在办公区域设置党建大厅,巨化兰氟在高危岗位设置了党建专栏,通过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进性,让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文化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更好地助推企业安全管理,提升企业安全水平。
做好全省《浙江省防空地下室防护专项质量监督工作导则》的试点工作。作为全省《导则》试点县(市)之一,积极做好与省、金华的工作对接,熟悉掌握《导则》要求,及时总结反馈试点中的问题、经验。于11月14~15日在兰溪召开金华市人防工程建设管理培训暨《导则》工作推进会。
全力推进化工园区“五个一体化”。督促开发区做好企业视频监控一体化数据接入工作,目前已完成企业数据接入工作;指导开发区完善人员配备,成立专职消防队并开展常态化训练;与人民医院签订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绿色通道”协议书,组建事故应急救助站。
全力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工作。按照全市护航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维稳安保工作要求,突出开展危化、矿山、三场所两企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督促道路交通、消防、校园、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及乡镇(街道)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市工矿领域安全生产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4729家,排查隐患5004处,完成整改4914处。
危化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实战化联动。9月18日,为全力护航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兰溪市举行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暨部门联动响应演练。此次演练立足实战、注重实效,采取“双盲”模式,即事先不通知具体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轻演重练,所有单位均为临时通知、临时集结,真实反应了全市应急联动及处置水平。
配强乡镇(街道)监管队伍。目前所有乡镇(街道)、开发区均落实了2名编制内人员,并且由组织部、人力社保局、应急管理局三个部门联合下文进行明确。督促各乡镇(街道)完成兰溪市级法制培训,确保配备2名人员持证执法。同时指导乡镇(街道)、开发区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一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继续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制定年度执法计划并公示,积极推进行政执法系统(掌上APP)运用,对检查情况及时录入系统。二是继续开展执法检查情况公示,进一步树立大执法、大团队的作战意识。对办案数量、质量进行量化打分,用红旗标识,并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加大非法违法行为的曝光,通过媒体加大对非法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并且联合电视台对打击关停的企业进行跟踪曝光。截至目前,共立案88件,处罚罚款461.26万元。
全力做好防汛抗台工作。一是建立督查机制。梅汛期联合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成立6个市级防汛综合指导组,对全市16个乡镇(街道)防汛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于“7·5”洪水期间驻点各乡镇(街道)进行防汛指导。二是加强应急值守。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确保对突发事件能做到及时响应,有效处置。取得了防汛防台的阶段性胜利,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积极推进民生实事。避灾点规范化建设及培育社会化救援险列入省民生实事项目,对全市现有避灾点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走访调研,按照上级建设标准及要求积极推进中,50处避灾点建设补助资金下拨至乡镇(街道)。目前已基本完成避灾点的规范化建设,组织人员进行验收。目前我市已经社会化救援队伍5支,重点对民安救援队伍进行支持帮扶培育。
积极推进党建+应急管理标准化。目前,全市范围内16个乡镇(街道)均已成立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应急管理指挥中心,明确乡镇长为主要负责人及主要岗位人员职责,并成立了专业应急抢险队。示范点香溪镇党员应急突击队、应急抢险专业队、自然灾害巡查队伍等均已组建完成。并且召开了全市党建+应急管理标准化推广工作会,其他乡镇(街道)根据自身特点,编制更新防汛防台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底线思维 红线意识 找准不足 补齐短板
2020年:
工作目标
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万元GDP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控制在金华下达的指标范围内,防范遏制较大以上事故,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汛防台等自然灾害工作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
抓牢安全生产基本盘 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
夯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发挥好安委办的综合协调作用,督促部门、乡镇(街道)按照各自工作职责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切实担负起行业主管责任和属地责任。对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每月排名通报,完善安委会“1+X”组织责任体系,健全专业委员会运行机制。
抓实重点领域隐患整治。一方面继续抓好危化、矿山、三场所两企业等高危行业监管,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推广应用先进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建立和完善企业自查、专家检查和政府督查相结合的隐患排查机制,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另一方面督促行业部门开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校园、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着力解决一批突出问题。深化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制度,继续落实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挂牌整治一批重大隐患,严格实施闭环销号管理。
以执法促进企业主体责任。继续推行全员执法,落实“黑名单”制度,促进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完善安全生产社会共治。持续开展标准化创建、社会化托管、智慧用电、信息化、互联网十监管等工作,加大对乡镇(街道)体检站运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企业安全风险防控与隐患排查、应急救援等工作,提升日常监管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志愿者、网格员、文明劝导、社区共建等社会力量、活动参与安全巡查。
抓实基层基础建设 提升灾害防范处置能力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修订完善兰溪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防汛防台、危化品事故处置等各类专项应急预案,督促各责任主体积极落实预案演练。以应急管理委员会为载体,完善预警监测、风险会商研判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
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应急管理标准化、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城区社区防空减灾等工作,遇突发事件能第一时间做好人员转移。
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严格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落实值班备勤、信息报送等工作制度。加大社会救援力量指导力度,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开展应急救援竞赛、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不断提升队伍组织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深化人防指挥部常态化建设。各级指挥部领导要继续重视人防工作,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建立完善机制,配套装备,积极协调解决问题,强化人防专业队伍整组训练,加强人防战备训练,切实做好指挥车通信保障演练,确保全市人防工作继续向好发展。
深化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以安全生产、人民防空、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为重点强化对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人防宣传周等活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和人防宣传教育“五进”工作,提升全民安全防范和自救意识。
抓强应急管理队伍 持续推进清廉应急建设
提升应急队伍凝聚力建设。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工作重要讲话为指导,不断提高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
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建设。在落实2名编制内人员的基础上,加大人员的业务培训,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培训计划,切实提高乡镇(街道)、开发区的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提高全员执法能力建设。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能力建设。制定实施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执法计划,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化“双随机、一公开”和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格事故前追责、行刑衔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等要求,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
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建设。以人防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切实提升廉洁自律建设。2013年至今,认真开展人防体系腐败自查自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牢树“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优化服务效能,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切实推进清廉应急建设。
本版文字 刘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