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5日 

第02版:要闻

张林仙: “如果当初我不去,我会后悔一辈子”

  记者 徐桢瑾

  2月9日上午7时左右,兰溪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管护师张林仙突然接到通知: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此时,她还未结束当天的夜班工作。“临危受命”之际,她来不及和家人告别,便迅速加入到兰溪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伍中,跟随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

  “在武汉支援的这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也是最难忘的时刻。”谈及此次驰援武汉的决定,张林仙眼神中充满了坚毅,“如果当初我不去,我会后悔一辈子。”

  据了解,张林仙所在的浙江省第三批医疗队(方舱医院分队)是浙江援鄂医疗队中人数最多、收治患者最多、换防次数最多的队伍。到达武汉黄陂后,当地政府要求医疗队在12小时内完成援鄂队伍整编建制,48小时内开启方舱医院进行医疗救治工作。“一座方舱医院从无到有,我们花了48个小时,随后便立即开始收治病人。”张林仙说,面对一个未知的战场,当时她心里有过担心和害怕。

  “刚开始上班的时候心里挺紧张的,我又是领队,一刻也不敢放松。差不多12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上厕所,脱掉防护服的时候,从头到脚都湿透了,四层衣服没有一层是干的。”张林仙告诉记者,由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工作强度,下班回到酒店后会感到十分疲惫。有一次下班后,感到有些难受,体温也比平常稍高一些,这让她很担心。好在虚惊一场,睡了一觉后身体就恢复了正常。

  回想起从出征到凯旋的两个月里,张林仙认为唯有“感动”二字能形容这段经历。“在黄陂方舱医院,有一个年轻的患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因为照顾女友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有次路过他的床位,发现他的被子叠得跟‘豆腐块’一样,床铺一直都很平整,枕头旁还有两本书。白天他也不躺着,就坐在床边看书,很自律。我们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要时刻保持清醒,防止焦虑。”张林仙告诉记者,在当时的情况下,焦虑很容易蔓延,不管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

  2月24日,张林仙进入袁家台方舱医院工作,在那里,她遇到了一群可爱的患者。由于袁家台方舱医院收治患者人数较多,而医护人员有限,工作繁杂,无疑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压力。“我们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很多时候都忙不过来。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患者自己成立了管理小组,每层楼都有一个组长,下面还有小组长。他们说我们太辛苦了,想帮我们分担一些,每次都帮忙分饭分药量体温,这让我很感动。”张林仙说。

  3月18日,武汉第一次新增确诊和疑似患者清零。张林仙告诉记者,听到这一消息,她瞬间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家都说我们是抗疫英雄,我感觉挺‘难为情’的,这本来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张林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