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发病年龄年轻化 三级预防可防控
据了解,浙江省每年新发癌症患者18.5万例,死亡约9.8万例,癌症发病中标率比全国高15.82%。恶性肿瘤排在浙江省居民死因第一位,占全省死亡人数的29.68%,其中45~64周岁年龄段占比高达53.99%。
杜灵彬告诉记者,当前,癌症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从恶性肿瘤年龄发病构成比比较,与2000年相比,2015年标化发病峰值年龄由65~69周岁前移至60~64周岁。同时,25~49周岁标化发病构成比明显增加,60~74周岁明显减少。
据介绍,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致癌因素十分复杂,但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杜灵彬表示,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或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
据悉,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癌症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自2007年起,浙江省陆续开展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和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自2017年起,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35~64周岁浙江省户籍妇女可以享受5年一次的免费“乳腺癌、宫颈癌”筛查。今年,浙江省政府将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纳入民生实事项目,计划5年完成1600万50~74周岁浙江省户籍居民的结直肠筛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