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7日 

第02版:要闻

鲍绪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记者 徐桢瑾

  2月9日,兰溪第二批援鄂医疗队6名医护人员集结完毕,跟随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在这6名医疗队员中,鲍绪新是唯一的“男将”。

  鲍绪新是兰溪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在接到出征武汉的通知时,他正在上班。鲍绪新告诉记者,出发前,他最担心的是自己年迈的父母,一直犹豫要不要告诉他们。父亲患有高血压,需要定期到医院配药,就算当时不说,迟早也会发现他不在医院。“上飞机前,我还是决定告诉父母。虽然他们很担心我,但知道这也是我的工作,都很支持我。”鲍绪新说。

  抵达武汉,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消毒水味道。“当时对病毒的了解存在很多的未知,心里多少还是有点焦虑,但我们不能把这种情绪带给病人,所以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鲍绪新说,短短两天时间,方舱医院的130张床位全部收满病人。

  在疫情的战场上,时间等于生命。从酒店出发到方舱医院上班,鲍绪新每天要提早3个小时准备。开始工作前,要把厚重的防护服一层层包裹在身上。穿着防护服,体感闷热,稍稍走动就浑身湿透,体力消耗也远超平常。“有时候因为护目镜起雾,视线非常模糊,只能透过水珠流下来在镜片上形成的那些痕迹的缝隙去看。”鲍绪新说。

  在方舱医院,不少病人都会感到惶恐、不安和无助,常常有失眠的症状,也有患者会对鲍绪新他们提出质疑。鲍绪新告诉记者:“一些病人会觉得,方舱医院的医生是不是水平比其他医院的医生要‘差’一些,到底能不能治好他们。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都会耐心向患者解释,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放心。”

  据了解,在武汉期间,鲍绪新所在的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累计经管新冠肺炎患者1282人,累计治愈出院1067人,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病人“零死亡”的目标,并荣获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从2月9日至3月28日,49天的援鄂经历对鲍绪新而言毕生难忘。“不管是工作上的战友,救治过的病人,还是酒店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那些接触过的人的身影,至今在脑海中都还很清晰。”鲍绪新说,在武汉他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谢谢”,这让他很感动。

  “作为一名医生,能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力所能及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无比光荣。其实,我们只不过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鲍绪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