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1日 

第07版:文体

刘慈欣作品改编漫画后有啥变化?

  日前,《乡村教师》《流浪地球》等科幻作品被改编为漫画出版的消息在网上刷屏。据悉,这是刘慈欣的作品首次被成系列改编为漫画。

  这些作品被改编为漫画

  从2015年获得“雨果奖”以来,刘慈欣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一些作品相继被改编,由其同名作品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更是成为爆款。

  不久前,刘慈欣的《乡村教师》《流浪地球》等热门科幻小说,也被改编为漫画出版。记者了解到,《刘慈欣科幻漫画》整个系列作品分4辑,将在2021年6月底前陆续完成创作。

  其中,每一部作品有不同艺术家进行创作上的配合:一个专业漫画编剧加一位绘者,再加上一位上色师。

  比如,《流浪地球》漫画版的编剧是克里斯托弗·贝克,绘者是斯蒂芬诺·拉弗雷,从事黑白稿创作等,最后是来自巴西的一位上色师进行上色创作。

  《刘慈欣科幻漫画》出品人李赟表示,读者也不用担心原著被“魔改”,书中原有故事结构、原本的世界观、精神内核等都不会改变。

  对《流浪地球》原著的还原

  具体到作品,对参与创作的漫画家们来说,如何使用视觉语言,更好地呈现科幻作品中的抽象知识,这是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漫画《流浪地球》作品的绘者是意大利漫画家斯蒂芬诺·拉弗雷,曾参与《蝙蝠侠》《X战警》等20余部知名美漫作品的创作。

  “太阳最后一次把它的光和热洒向地球。地面上的冰结的二氧化碳干冰首先融化,腾起了一阵白色的蒸汽;然后海冰表面也开始融化,受热不均的大海冰层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

  这是《流浪地球》中的一段经典文字。但对于不熟悉宇宙和天文学的读者来说,形象化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于是,绘者便通过一连串紧凑连贯的画面,活灵活现呈现给读者。

  比如,漫画《流浪地球》里还精细展现了“地球发动机”的每一处构造细节,尽可能逼真还原了木星上可怕的“大红斑”,以及供人类容身的“地下城”。

  改编漫画能否让科幻作品走得更远?

  实际上,算上《流浪地球》和《乡村教师》,这次一共有15部刘慈欣作品被改编为漫画。

  这个改编的想法也与李赟此前的一段经历有关,2012年以来他一直在从事刘慈欣作品的翻译出版、版权输出工作。在推广刘慈欣作品过程中,他发现短篇小说面向全球市场的推广要远远难于长篇小说。

  于是,他想到了利用漫画这种形式来改编和推广短篇小说,“漫画是为西方各年龄段读者所喜爱的阅读内容,会更易于实现相关内容的国际传播。”

  “科幻作品改编为漫画,更加感性、直观。”李赟认为,在多媒体时代和读图时代里成长起来的青少年,能够在色彩与线条共同构建的故事情境中更好理解科幻故事的“里”与“面”。

  但他同时表示,并不是所有科幻作品都适合改编为漫画。真正能让一部科幻作品走得更远的,还是内容本身。

  据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