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1日 

第08版:健康兰溪

一开始没底,五月有望迎来揭盲

陈薇院士披露疫苗研发背后:

  自2020年1月以来,世卫组织一直致力于与全世界研究人员加速疫苗研发过程。在中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及其团队率先开始了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

  “我们在3月16日晚8时18分,给第1个志愿者进行了接种。Ⅰ期比较顺利,它在7天、14天的安全性都得到了医学数据。”陈薇院士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发展中心主办、中国家庭报承办的《疫苗说》直播节目中回忆,“在此基础上,我们进入了第Ⅱ期的研究。目前,第Ⅱ期的508位志愿者处于观察期。如果一切顺利,5月份有望揭盲。”

  在人体临床试验结束后,需要进行试验药和对照药的安全性疗效比较,需要知道受试者具体使用的是哪个组别的,这个过程就是揭盲。

  陈薇坦言:“在刚开始准备招募志愿者时,自己心里很没底。大多数人对疫苗这一领域了解不深,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知识盲点,而这次的疫情又很严峻。”

  第Ⅰ期临床试验招募的108位志愿者,确实大多对疫苗不是很了解,但他们普遍有一种奉献精神。陈薇透露:“他们把这当成一种很高尚的事业,甚至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来给后来者探路,这也成为了我们进行研发的动力。”

  第Ⅱ期临床试验涌现了更多甘愿奉献的“无名英雄”。许多第Ⅰ期的志愿者发动了家人,儿科医生熊英甚至带着自己84岁的老父亲一起成为Ⅱ期临床试验志愿者。

  参与新冠疫苗临床试验Ⅰ期志愿者朱傲冰今年27岁,退伍后在大学就读。参加完疫苗注射后,他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注射疫苗的体验。他表示:“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专家不辞劳苦地奋战在一线,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我也只不过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是先斩后奏,但家人得知后都非常支持,爷爷尤其自豪,他说只要党和人民有需要,我们必须挺身而出。”

  陈薇感叹:“踊跃参与的背后,是志愿者对科研人员的信赖,更是百姓对祖国科技的一种信赖。以后,我们各行各业还是要带着自信,更稳更快地往前走,我们要相信整个民族的能量。”

  “目前,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II期临床试验的500名志愿者已经注射完毕,现在正处于观察期,如果一切顺利,将在5月揭盲。”陈薇在《疫苗说》直播节目中透露。

  目前,针对COVID-19的候选疫苗正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在新冠疫苗研发方面,陈薇对世界合作寄予厚望,陈薇院士希望,全世界的共同努力,能够让人类尽早迎来新冠疫苗的面世。

  “最近,自己收到许多来自青少年学生的信,不少都透露了对科研人员的敬佩之情,并希望未来能投身这一行业。”陈薇院士及其团队对此倍感欣慰,“我们的科研工作除了疫苗本身的价值,还形成示范效应,这让我非常自豪”。

  据《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