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4日 

第04版:社区

在线监管让工地愈发“聪明”

  这些技术和设备是怎样让建筑工地变得“耳聪目明”的呢?

  昨天,在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监控室,一位工作人员正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查看各个在建工地的实时情况。她说:“通过‘人脸识别视频监控’,可实时获取现场人员进出信息,在岗情况一目了然。‘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还会自动统计分析现场工人数量、工种,从而实现劳务用工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不止人脸识别,工地的其它情况也会实时上传至“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比如,扬尘监控系统监测的数据,也实时上传至“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一旦有扬尘污染,就会发出警报。

  据了解,建设主管部门、企业、项目部等的管理人员可通过平台APP,随时随地查看项目施工情况,监控内容实时传输,通过监控发现隐患后可立即通知排查整改。通过联动智慧工地平台实现集成化管理后,可以进行远程指导精细操作、对讲通话、任务派发、可视化指挥、远程巡查、一键对讲等远程沟通与协作。项目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到本周、本月现场的安全施工情况,方便在周例会、月例会及安全专项例会上对周期内发生的各类隐患进行分析,从而制定下一步计划;对各类隐患进行针对性排查,对症下药,有效提高了项目的协同能力和决策水平,将项目管理逐步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兰溪市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智慧工地”建设主要包括人员实名制管理、视频监控、扬尘监测等多项“智能化应用”。通过智慧手段,建筑管理将更加得心应手、耳聪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