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5日 

第04版:观点

谨防“新玩法” 助长一次性餐具使用

  ■ 杨玉龙

  5月1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饭馆餐厅将不得再主动提供包括筷子、勺子、刀叉等一次性餐具,外卖平台则默认“不勾选=不需要”模式。

  一次性餐具,又被称呼为即用即弃餐具。可以说,一次性餐具虽便利,但其隐患不小,比如带来资源浪费,也带来严重的环境固体物垃圾堆积。因此,一些地方开始禁一次性餐具。

  根据北京市新规,无论是餐饮经营者,还是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都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并应当设置醒目的提示标识。违规者,将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再次违反规定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由此,这也考验着监管执法部门的智慧,以确保违规者得到应有惩治。

  要让监管执法成效更优,应该动员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对于享受主动免费提供一次性餐具的,不能只想到自己便利,一方面应该学会主动拒绝;另一方面对于违规行为,也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以使其得到依规处置。

  遏制一次性餐具使用,既需要规章的约束,更离不开各方的协同给力。尤其是,对于各类经营主体而言,须切实负起责任,不能用“新玩法”加以应对。降低资源浪费,爱护环境,需要从我做起。所以,公众参与进来,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