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2日 

第08版:健康兰溪

孩子营养不良、过度肥胖怎么办?

家长需引导孩子养成科学营养习惯

  记者 徐桢瑾 通讯员 王菊红

  导报讯 5月20日是第31个全国学生营养日。孩子的营养问题一直是家长的操心事,偏食、挑食、肥胖,问题多多。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一个科学的引导,避免营养素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或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超重肥胖?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兰溪市人民医院营养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科学合理的营养对学生的发育十分重要,从饮食到日常的生活习惯都需特别注意。在饮食上,首先,食物要保证多样化,食谱越复杂,营养越全面,身体越健康。偏食肉类食物或偏素食都不利于健康,应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保证动物性食物(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其次,最好养成每天喝一杯奶的习惯。如果喝了牛奶有腹胀、腹泻、乳糖不耐受等情况,可以选择少量多次地喝或喝酸奶。再次,每天都要吃一个鸡蛋,因为蛋类营养丰富,对大脑和身体生长发育有很多益处。除蛋类以外,每天也要吃点豆制品、肉或鱼虾。大豆制品富含优质蛋白、钙、不饱和脂肪酸,营养又美味。红肉(猪肉、牛肉)富含铁元素,对预防贫血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荤菜类每天吃200克左右为宜。每天摄入足量的蔬菜和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且蔬菜和水果各有优势,不能互相代替,也不能用果汁代替水果。

  此外,主食应包括一部分全谷类杂粮,如小米、糙米、燕麦、杂豆类,粗粮富含B族维生素,可使餐后不容易困倦,学习起来注意力更集中。

  夏天到来,“肥宅快乐水”(网络用语,指可乐)是不少孩子的“心头好”,但多喝白开水要比喝碳酸饮料和果汁要好。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吃无卫生保证的街边烧烤、冷饮小吃。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油炸加工类食品。

  生活习惯上,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保证足够的运动量,每天最好有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育运动时间。

  对家长而言,言传身教是教育孩子的最好办法。让孩子参与食物的选择和购买,借机给孩子循序渐进地灌输营养和健康知识。让孩子参与食物的烹调,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家长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有些孩子吃饭时挑挑拣拣,偏食、挑食严重,这和家长的喂养习惯有很大关系。有时候,家长的过度批评会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孩子挑食、偏食的行为。

  此外,不要用食物奖惩孩子。一些家长用食物作为奖惩孩子的手段,孩子考试成绩好,就奖励吃“垃圾食品”,这很容易让孩子逐渐喜欢吃这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