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6日 

第08版:学在兰溪

二年级小朋友唱出古诗之美

聚仁小学:跟着古诗读兰溪

  导报讯 “水底霞添鱼尾赤,春波绿占白鸥洲。越船一叶兰江上,载得金华一半秋。”一首由元人萨都剌创作的《兰溪舟中》,在聚仁小学二(3)班的同学眼中却是一首动人的歌,其旋律诞生于该班徐景熙同学的哼唱。

  兰溪,自古名人荟萃,历史上有数不清的文人骚客为兰溪的景色留下笔墨。该校在“跟着古诗读兰溪”系列活动中,给每个班级安排一首古诗,让同学们通过歌唱、吟诵、探究、走访等多种形式,了解古诗内涵,挖掘古诗文化。

  昨天,记者在该校见到了这群唱诗的同学们。“我想以不一样的方式去吟诵这首诗。我先用自己喜欢的旋律哼唱一遍,在爸爸的帮助下,花了两三天的时间制作成了小视频。”徐景熙说,她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对音乐有着自己的想法。这一次用唱的方式去读诗,和小伙伴们一起录下这首诗歌,还将唱诗的内容拍成了小视频。

  “还记得录视频那天,天空下着小雨,但是我们专注着唱歌,完全顾不上下雨。”一起唱诗的同学陈胤霖说,这首诗描写了兰江的美景,诗中提到的“白鸥洲”就是现在的中洲公园。唱着诗、赏着景,他们仿佛走进了诗里,与诗人对话。

  不仅有二年级小朋友的唱诗,还有四年级学生的实地探究。四(5)班的诗是宋朝范浚的《春日行兰溪道中六言》:“远草连云碧积,繁花照日红酣。信马贪看春意,不知错过村南。”该班的5名同学组成了一支队伍,照着《春日行兰溪道中六言》中提及的路线,来了一场寻古之旅。

  “我们了解到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范浚,他是香溪人。我发现诗中流传下来最后一句诗‘不知错过村南’有两种不同表达,另一种是‘不如’。为了找出哪一个才是诗人真正想表达的内容,我们前往香溪,找到了范浚的后人。”四(5)班的陆檀告诉记者,他们在范浚的故里,找到了诗句的答案。“范浚的后人范福羲告诉我们,最后一句应是‘不知’,就是不知道的意思。他还和我们讲了很多范浚的故事,让我们更加了解诗歌的含义。”四(5)班的章睿珏说,旅程结束后,他们每个人把途中的所思所想写成了一篇游记。这次寻古之旅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发现了兰溪文化的博大精深。

  该校语文老师何灯红参与收集了这些古诗词。他说:“上学期,学校提出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挖掘与兰溪人文相关的内容,找一些与兰溪有关的古诗词。寒假里,我们查找了很多资料,也请教了兰溪研究文史方面的学者、专家,从几百首古诗词里面筛选出适合小学段吟诵、学习的40首古诗词,让每个班的孩子都来学习、了解。经过这样一个挖掘、研究的过程,学生们了解了很多之前从未听说过的诗人、诗词。而且,很多诗词都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

  通过“跟着古诗读兰溪”活动,何灯红觉得,让孩子们探索兰溪的历史、人文、地理,会让他们对家乡有着更深刻的印象,激发他们爱家乡的情感。等到所有班级都结束诗歌探索之旅,就把这些诗歌做成一个诗歌长廊,让今后的每一届学生都去吟诵兰溪的这些古诗词。

  记者 沈冰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