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7日 

第02版:要闻

兰溪院士陈薇团队领衔的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取得积极成果

108名志愿者全部产生免疫反应

  记者 杨一之

  导报讯 近日,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刊登了兰溪籍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团队的新冠疫苗人体试验临床数据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一期临床108个志愿者全部有显著的细胞免疫反应,这也是世界首个新冠疫苗的人体临床数据。

  陈薇是地道的兰溪人,在家乡人眼里,她就是人人尊重的“疫苗将军”。自疫情发生以来,陈薇便第一时间带领科研团队抵达武汉,集中力量展开在疫苗研制方面的应急科研攻关。3月16日,陈薇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通过了临床研究注册审评,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一期临床试验108名志愿者,自3月16日起陆续接种疫苗。二期临床试验508名志愿者,于4月12日启动,是当时全球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陈薇领衔的中国研究团队在报告中介绍,试验中使用的疫苗是一种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团队在试验中招募了108名健康的成年志愿者,年龄在18岁至60岁间。这些志愿者分成不同组别接种了不同剂量的疫苗。接种后的28天内,这种疫苗在不同剂量的组别中都展示了很好的耐受性,也没有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陈薇在《柳叶刀》发布的新闻稿中说,一期临床试验表明接种这种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能够在14天内诱导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这些结果代表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不过,陈薇同时指出,要谨慎对待相关成果,开发新冠病毒疫苗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能够引发免疫应答并不一定意味着疫苗能够保护人们免受新冠病毒感染,该项成果“展示了新冠病毒疫苗开发的很好前景,但我们离这种疫苗达到让所有人使用的阶段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报告说,这项临床试验的主要限制包括样本规模较小、试验期较短、缺乏随机对照组等,因此接下来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验证。据《柳叶刀》介绍,开发出有效的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长期解决方案,当前全球有超过100种候选新冠病毒疫苗正在开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