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钻研 自称“柴珠人”
“柴者,燃之材也;珠者,珍珠也”“以柴成珠,取柴珠堂,即变废为宝之意,以励吾志”,这是郑世有在根艺论文《柴珠说》写的几段话。他自称“柴珠人”,是一个“不受成法束缚,勇于开拓,有独到艺术见解的根雕艺人”。
山野的根根块块、残根断枝、瘤疤树杈,在郑世有的手里,通过艺术构思与适度雕琢,便复生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并赋予浓厚的内涵和深邃的意蕴。郑世有说,如果他没有遇见根艺,或许现在只是乡间的一个普通手艺人。根艺让他迸发出自己所有的能量,让他与手中的柴株一样,化腐朽为神奇。
柳塘边村的村民都对他十分佩服。村民郑明发说:“说真的,这些树根很难劈,我们当柴烧都嫌差,真的没想到,他能做出这么精美的东西。那时候他天天坐在家门口做,很会钻研,我们都很佩服他。”
自2000年赴中国美术馆参加“第七届中国根艺美术作品展”,一举荣获“刘开渠根艺奖”金奖之后,郑世有又连续三届获得“刘开渠根艺奖”金奖,并获得“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年度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被中国根艺美术学会评为中国根艺美术大师。这几年,郑世有在金华地区获得的荣誉也不计其数。
最近,郑世有又开始研究竹根雕作品。细小的竹根,歪歪扭扭,经过郑世有的一双巧手,竟变成了一个个拥有十八般武艺的“小人”。目前,郑世有已将这些惟妙惟肖的“竹根小人”推向市场。
二十多年如一日,郑世有默默无闻于根艺生涯中。他的一件件艺术品,走向全国,走向各个艺术舞台,得到了一次次的殊荣。展示给世人的,是充满兰溪风情的艺术大观园。郑世有也将和他的作品一起,走向一个更加广阔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