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8日 

第10版:理论

兰溪“强工兴市”建设的调研与建议

  ◎ 兰溪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 童永生

  兰溪工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稳步发展,以经济总量提升和传统产业转型为主线,制造业改造加快提升,智能化发展加速迭代,传统动能修复激活,新动能培育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目前,兰溪工业面临以下几个问题:1.疫情下的企业发展面临更多考验。2.传统产业占比大,转型压力较重。3.企业引才、留才难。基于此,就下一步推进工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的衔接工作。深入开展“三服务”,积极与企业交流,指导企业开复工注意事项,消除企业复工疑虑,宣传兰溪惠企政策。全力保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的供应。实时跟进已开工企业生产情况,全面梳理当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方面问题和困难,对接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企业在金融、物流、员工、资源要素保障等各方面的问题,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二、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重点深化智能制造示范市建设。继续开展第二批纺织行业智能制造试点企业建设,形成一批数字化引领发展的纺织企业。开展“百企提升”行动,筹建纺织数字产业园,形成新的数字产业。紧抓传统产业“机器换人”。大力引进各行业中介平台对传统产业进行自动化改造,建立一批样板工厂。争取在兰召开全省砖瓦行业改造提升现场会。打造产业链平台,吸引面辅料等材料供应、供应链金融服务及销售企业集聚发展。延伸产业链,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印染产业园。打造多功能一体的棉纺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三、推进新兴产业培育。以“1+3”产业培育行动方案为指导,做好项目招引,推动华尔汽饰、盖博零部件、五阳机电等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行业“隐形冠军”。继续跟踪服务甬金金属、裕欣纺织等续建项目,深挖现有企业的异地迁建技改项目,做好鑫海纺织、众鑫环保等现有产能倍增项目培育。完善企业迁扩建项目集体会审制度。

  四、优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研究制定征收资金使用政策,进一步激励优质企业发展壮大,扶持低效企业改造提升。整治提升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出清主体责任。采取出清完成情况与新批工业用地挂钩,整治后新增税收按一定比列提留等措施。加大连片企业土地收回开发力度,着重推进沿国、省道,沿河等连片低效企业的收回整治和重点开发利用。

  五、强化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打造数字化园区。建成运营10个以上小微园,以“1+N”模式推进小微企业园数字化建设,建立1个总的园区大脑,N个小微园区管理系统。全力推进小微园招商引资,招引同行业企业入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入园,推动各园区错位发展、集聚提升。

  六、加强细分行业培育。培育企业梯队,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途径育大育强。3到5年内,形成100亿元以上大企业大集团2家,50亿元以上大企业4家,10亿元以上企业20家,省隐形冠军及培育企业10家,全国百强企业16家。发挥专班功效,积极对接纺织、光电(光学膜、化合物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物医药四个专班,做好各专班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四大产业加速发展。

  七、提升企业精准服务。加大走访企业力度,摸清企业真实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精准化服务模式。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推动各项惠企减负政策落实到位。强化企业培训,针对企业管理者、操作工、乡镇管理者开展各类培训。筹备召开中国牛仔大会和全国剑杆机织工操作大赛,扩大兰溪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