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1日 

第01版:头版

兰溪举行云新闻发布会

首届童诗中国(兰溪)论坛9月举办

“中国诗歌童诗月”正式启动

  记者 杨一之

  导报讯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5月29日上午,伴随着清脆的《笠翁对韵》童声诵读,首届童诗中国(兰溪)论坛云新闻发布会在兰湖之畔举行。发布会上宣布,首届童诗中国(兰溪)论坛将于今年9月举办,“中国诗歌童诗月”正式启动。

  国家督学、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国际格林奖评委会评委、浙江师范大学原校长蒋风,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木汀,《中国教师报》文化周刊主编金锐,中国诗歌学会校园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朱德康;兰溪市委书记陈峰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柯卫,副市长章丽清参加新闻发布会现场活动。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怒波,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兼《中国教师报》总编辑雷振海,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蒋朗朗,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吴杰伟,中国少年报原主编、中国诗歌学会校园教育委员会主任金本通过视频连线参加发布会。

  兰溪,地处浙江省中西部、钱塘江中上游,有近1400年的建县史,是一座人文荟萃、诗情画意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钱塘江诗路上重要的“诗路门户”,兰溪名人足迹最深、名篇诗作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在兰溪留下足迹的诗人有400多位,歌咏兰溪的诗文有上万篇,兰溪也因此被称为“万诗之城”。去年9月,兰溪与中国诗歌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童诗中国论坛将永久落户兰溪,从2020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

  首届童诗中国(兰溪)论坛由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教师报、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兰溪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风起钱塘 韵漾兰江”为主题,将在今年9月举办。

  论坛前后将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全国中小学生童诗写作大赛、“笠翁对韵”全国少年儿童普通话诵读大赛、童诗中国(兰溪)高峰论坛、“笠翁对韵”童诗写作训练营、第四届中外诗学对话活动等六大板块,通过对李渔文化的深入解析与大力弘扬,传承《笠翁对韵》经典声律理念,深入实施“文旅兴兰”战略,为全省诗路文化带、大花园建设贡献兰溪力量。

  发布会上,黄怒波说,兰溪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是“诗路钱塘”的重要节点城市。清代戏剧家李渔编写的《笠翁对韵》,自成书以来一直是训练儿童作诗对句的经典教材。在李渔故里兰溪举办童诗中国论坛再适合不过。他希望能以兰溪为样本,通过举办童诗中国论坛,培养新一代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感和审美能力,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中国诗歌教育。同时,以论坛为契机,促进兰溪融入“诗路钱塘”建设,发挥李渔文化品牌优势,以诗教带动当地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全方位提升。

  “童诗中国论坛是兰溪参与‘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承载兰溪‘文旅兴兰’和产业发展、打造‘学在兰溪’品牌的综合性平台。”发布会上,陈峰齐在致辞中表示,下一步,兰溪将以童诗中国论坛落户为契机,扎实推进三江六岸兰溪诗路核心区、以游埠为代表的四个诗路古镇、以诸葛八卦村为代表的十颗诗路明珠等的建设,串联兰溪诗画山水,做优诗路文章,绘就兰溪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为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提供兰溪元素、贡献兰溪力量。同时,加强与诗歌学会在通识教育领域的创新合作,办好中国童诗论坛、全国童诗大赛等活动,欢迎全国的孩子走进兰溪、了解兰溪,结缘中华民族经典诗歌,体验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美丽画卷。

  发布会上,雷振海、蒋朗朗、吴杰伟等大咖在线祝贺童诗中国论坛永久落户兰溪,希望兰溪通过活动进一步提升作为“中华诗词蒙学发源地”的影响力,推动中国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教育深入普及,并将此转化为坚定全民族文化自信和自强的文化行动。

  此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还发来了专门录制的视频。他说,诗歌与孩子的成长、与我们的生命质量休戚相关,诗教对于国民及儿童成长是微妙而伟大的,举办童诗系列活动极富创意和历史意义。

  现场,中国诗歌学会和广大诗歌爱好者倡议,将六月正式命名为“中国诗歌童诗月”。童诗中国(兰溪)论坛组委会相关领导、嘉宾共同启动了“中国诗歌童诗月”。

  活动中,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中新社、未来网、浙江日报、金华日报等20余家主流媒体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发布会,并现场互动提问,共同聚焦首届童诗中国(兰溪)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