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8日 

第08版:关注

专家: 家长应科学认识视力矫正,拒绝“智商税”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同时要求,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必须严格依法执业、依法经营,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表示,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的内容;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陈跃国建议,如果孩子出现经常眯眼、看东西越来越近的现象,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视力下降不等于近视,有可能是假性近视,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专家建议,为保护视力,学龄前儿童一天最多看半小时电子屏幕,小学生每天最多看40分钟,调整房间光线亮度、屏幕对比度以缓解眼睛疲劳;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能过长,应该控制在40分钟至50分钟内;经常休息远眺放松,并保证适量的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