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百城康养 寻回了久违的天真
在中国,随着许多老年人知识层次、观念认知等发生改变,颐养需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传统认知上山清水秀的“安度晚年”已不再是他们预想的颐养方式。
兰溪百城康养中心是一家集健康养老的康养公寓、介助介护的养老护养中心、康复娱乐的康养活动中心及兰溪百城医院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打造“居家住区医护型机构式城市养老”新模式。
“在这里,我们希望为入住老人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养老服务闭环,不用担心照料、护理、吃饭等现实问题。老年人若发生失能失智,可进入百城养老护养中心接受全面护理。”兰溪百城康养中心负责人张建红说。
一份寄托:是什么让他们最终选择这里
饭点时间,走在百城康养的食堂里,完善的硬件、可口的饭菜、周到的服务,让住在百城康养公寓里的老年人们倍感温馨。
从中心现已入住的人员构成看,有金华本地人,也有来自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有的是公务员退休,也有的在外打拼多年,回乡安享晚年。总之,大家都是来这里享受幸福养老生活的。
今年94岁的徐连生,是百城康养公寓里的高龄长者。两个多月前,老伴的离世让他悲痛不已。子女在外地打拼,平时工作忙碌,老人决定到养老院“暂住”一段时间。“当时也就想换个环境,找个老人多的地方,大家一起聊聊天。”他说。
找到合适的养老机构并不容易。“之前,我们对养老的理解,就是在城市远郊,一群年纪大的人集中在一起,被照顾被呵护。其实内心里是非常排斥的。这就像你说谁谁进养老院了,那是一件让子女很没面子的事情。”徐连生的子女很是反对,但经不住老人的固执。在他们看来,父亲为这个家庭操劳了一生,就算是住养老机构,也得找个各方面条件相对好的。
最终,徐连生选择了百城康养公寓,理由很简单,这里无论是硬件配置还是软件服务,都让人眼前一亮。康养公寓按照独立套间进行设计,套间内的设计多以智能化和人性化为主。浴室设有安全座椅、墙上装有衣服烘干片,桌椅的边角设计成圆弧形,床头有手拉报警装置,就连楼梯台阶都进行加宽,便于老年人上下楼……此外,只要老人在公寓房间里按下电铃,24小时服务的管家秘书和医护团队就会及时上门为老人服务。
也正是这些细节,让徐连生感受到了百城康养公寓的温馨与用心。在这里,他和很多老人成了要好的朋友,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一种态度:实现居家住区医护型机构式养老
“养老不离家,幸福过晚年”,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心理。
这一心结如何打开?张建红说:“这个养老项目,就是要实现居家、住区、医护型、机构式养老的目的。”
为丰富老年人生活,百城康养特意打造了康养活动区,里面图书阅览室、内庭景观区、游泳池、棋牌室、健身房等文化娱乐和运动场所一应俱全。百城康养中心还与兰溪市文联合作,创建了书画协会、戏曲协会、舞蹈协会等8大分支协会,为入住康养公寓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值得注意的是,依靠强大的保障体系,百城康养中心还时常组织入住康养公寓里的长者外出旅游,帮助长者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92岁的王受盟把原先住的旧房子卖了,和老伴住进了养老公寓。平日里,老两口闲时会在公寓楼下的大花园内散步,有时还会到棋牌室找棋友切磋一番。
84岁的唐根清是第一批入住百城康养公寓的。来之前,他们考察了多个养老机构,最终让他和老伴选择这里的原因是专业的服务和齐全的设备。“平时一有小伤小病,管家秘书会为我们联系百城医院的绿色通道。”老人在这里认识了新朋友,还是老年乒乓球队的领队。
这群老人,在百城康养寻回了久违的天真。 记者 丁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