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4日 

第11版:万象

老人去世留下意外遗产,法院确认老徐获得“回报”

  2017年,92岁的苏老太去世,老徐按照当地风俗,为她操办了后事,又购置了墓地。

  由于作为村里无房的孤寡老人,苏老太生前申请过40平方米的宅基地用于建房。让人意外的是,2017年宅基地批下来不久,苏老太就过世了。

  因苏老太生前一直是老徐扶养,村里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个宅基地,就拖了下来。今年初,苏老太申请的这个宅基地所在区域面临拆迁,有上百万的拆迁款。这百万拆迁款又该何去何从?村里犯了难。

  “老人家在世期间与老徐写过协议,约定苏老太的生前赡养及后事处理全部由老徐负责,所有费用也由老徐承担,老人家名下所有财产在其过世后全部由老徐继承。”洪秋国说。

  但当时老人名下只有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再加上双方法律意识淡薄,老徐也没当回事,这张协议上只交代了相关事宜,并没有签字。

  “我们都觉得应该给老徐,毕竟是他一直在照顾老人,而且是30年之久。但是因为老徐不是法定继承人,又没有法律文书,无法直接继承。”于是在洪秋国的建议下,老徐在向有关部门咨询后,决定向江北法院提起继承诉讼,由法院依法处理。

  考虑到苏老太长期居住在村里,村民对其情况比较了解,当天上午,江北法院将巡回审判车开进了慈城山东村,对案件进行现场调解。

  “苏老太是单身老人,老徐照顾她几十年了。”“老徐为苏老太所做的一切,我们也都看在眼里”……山东村的村民纷纷对老徐的行为给予肯定。

  经过现场询问调查,最终法官确认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

  “苏老太这处宅基地,属于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按照规定,应规集体所有。但同时法律也有规定,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分得适当遗产。”承办法官张海娟解释道,“老徐照顾了苏老太30多年,时间跨度较长,实属不易,应予褒扬,符合法律规定的扶养较多情节。根据调解协议,老徐分得一半的遗产。”

  此外,考虑到村里的老人较多,为进一步弘扬慈城当地的“慈孝文化”,倡导老徐这种慈孝行为,苏老太的遗产也由村里保留一部分,逢年过节时作为福利分发给村里老人。

  据《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