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华商会文宣队自编自导“小锣书”
兰溪土味方言说唱《垃圾分类》上线
记者 姜一峰 通讯员 杜学贵
导报讯 “高高兴兴跑上台,敲起小铜锣唱起来,今朝唱点啥花头……”6月27日下午2时,兰溪市上华街道上华村文化礼堂里格外热闹,只见上华商会文宣队初学小锣书队员江远帆一身长褂,手敲小锣,嘴里哼唱着《垃圾分类》。
今年以来,上华街道吹响了金兰同城的号角。如何让基层党员群众适应新形势?上华商会会长陈兴龙认为: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往往收效甚微。为使基层党员群众深刻理解主题教育,陈兴龙决定利用上华企事业单位年轻人多、爱好唱跳的人多、有一些老戏骨的优势,于4月初组建文宣队。通过“招兵买马”,自愿报名,一支由10名声乐、敲打人员组成的后台队伍首先成立。继而,一些本地有声望的草根“歌唱家”“戏剧专家”纷纷加入文宣队。原婺剧团老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方友高也加入了进来。
“仅靠学唱,观众肯定没兴趣观看,起不到宣传教育的效果。”陈兴龙说,“小锣书”是广泛流行于金兰一带的传统说唱艺术。小时候,兰溪乡土名人“小铜锣”经常下乡说唱,听众极多。于是,宣传队计划打造新“小铜锣”,陈兴龙专门琢磨出《垃圾分类》说唱词,让有着文艺基础的江远帆传唱。谱上曲后,文宣队将自编自导的说唱艺术——“小锣书”,结合当下美丽乡村建设主题教育,把近年来上华乡村振兴展现的新貌唱给上华基层党员群众听。
“唱一唱,建党99周年大喜事,上华处处红旗飘,同心协力建设金兰同城美丽新上华,最要紧的要把垃圾分类唱一唱,金兰同城争先进,环境卫生顶要紧,卫生要从源头抓……”唱词里结合了乡村振兴、“五水共治”、垃圾分类和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用上华当地话唱起来诙谐幽默、朗朗上口。
上华村民温亚仙对记者说,以往只收到过几张垃圾分类宣传资料,但她们年纪大了,眼花了,看不懂字,搞不清是啥意思,“听了久违的‘小锣书’,听在耳里,乐在心里,记在脑里。不但感受到一场快乐,还获得了不少知识。这种喜闻乐见的‘小锣书’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