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村”变“小康村”
梅江镇民益村完美逆袭华丽转身
记者 徐桢瑾
从负债265万元,到村集体年收入70万元;从后进村,到五星三强创建村……如今,兰溪市梅江镇民益村从一贫如洗的“负债村”,一跃而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实现这一华丽转变,民益村仅用了四年多时间。
据了解,民益村由原东塘、梅大畈、前择、梅街头等四个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686户农户、2059人。并村前,存在着负债多、村班子战斗力弱、村集体公信力匮乏等一系列问题。那么,是什么让这个曾经负债累累的贫困村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路呢?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村党组织和一个有本事、有头脑的“领头羊”。在2017年村级换届中,周恩平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同时根据群众口碑、现实表现等选举产生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还根据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和实际工作需要,选出其他配套组织成员和聘用人员。换届后,该村定期对以上人员进行考核,接受群众的监督。
人心齐了,致富路才能走得顺畅。自新一届党支部成立后,该村第一时间对全村党员进行全覆盖式走访,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走访,摸清了原4个村的“家底”和主要矛盾,党员的凝聚力得到提升,党员对党支部的归属感增强了,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也提升了。
“我们在走访党员、村民代表、在外乡贤和部分农户后,发现村里的主要矛盾都指向了村级债务问题。”周恩平告诉记者,并村后全村总债务高达265万元。其中,村民、村干部工资拖欠问题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共涉及100多户农户、200余人,最长的拖欠期限甚至已达15年之久,这成了各项工作开展的最大梗阻。
外有债务缠身,内有群众叫苦,怎样实现“逆袭”?为此,该村提出“先清债务拢民心,再谋发展图振兴”的口号,并做出了先补漏、后开源的决定。对应收账款应收尽收、对违规账款坚决不付,共摸排出应收账款40余万元,发现存在不合规工程款20余万元。同时,通过内部挖潜、外部引流的方式,一方面整合资源,对鱼塘、集体荒山、闲置土地等进行招标出租,并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另一方面,抢抓机遇,顺利引进光伏发电、覆盆子种植等项目落地,每年实现村集体收入70万元。
自此,民益村集体经济由“负”变“正”,彻底摘掉了“欠债村”的帽子。与此同时,村里也建起了联村公路、造起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搞”起了“八有八无”环境整治,不仅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村庄也美了起来,日子也红火了起来。
“接下来,我们要着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鼓励村民开展来料加工,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村庄越来越好。”周平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