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
兰溪为汶川留下“不走”的医疗队伍
记者 徐桢瑾 徐宏飞
导报讯 “平时多注意点,你这个病和你的工作有关系……”昨天上午,在四川省汶川县中医院的诊室里,兰溪援川医生鲍建飞忙着给患者李志兵看病。
李志兵从事建筑行业,长期在工地上干重活,造成了膝关节退化。“鲍医生对我挺照顾的,医术也不错。经过几次治疗,感觉还可以,希望能早日康复。”李志兵说。
据了解,汶川县中医院位于水磨镇,由于交通不便,导致中医技术比较传统单一,很多新的技术并未开展起来。鲍建飞的到来,大大方便了当地老百姓就医,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与康复。同时,鲍建飞还通过案例剖析、临床开课等形式,为当地医生传授新技术。
汶川县中医院医生余文杰告诉记者:“鲍老师到我们这来,在我们传统中医的康复基础上,还带来了一些新的技术,比如小针刀治疗技术等,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医生的治疗水平。”
据悉,在诊疗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里,鲍建飞会系统地总结各种病例和治疗方法,以便提高当地医生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水平。
“我主要是在中医传统治疗康复手法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新的治疗项目,比如小针刀、肌骨超声、穴位埋线等,还有适合在基层推广的中医技术。希望在我挂职的十个月时间里,能把新的技术带给我的新同事,在这里建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长期服务当地百姓。”鲍建飞说。
在映秀中心卫生院,兰溪援川医生蒋应招也是每天忙得连轴转,时常奔波在慢病随访路上,用自己专业的医疗技术,为当地的患者解决病痛。同时,他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年轻医生的“传帮带”上,希望在援川期间给他们带去更多收获。“在我援川这三个月时间里,我将把我所学的知识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带给汶川,为当地的卫生事业尽一份力量。”蒋应招说。
医疗卫生对口援建是兰溪帮扶四川省汶川县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兰溪通过加强双方的联系与沟通,促进输血与造血结合、支援与合作并举,积极发挥帮扶人才“传帮带”的作用,助推汶川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以更精准的帮扶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截至目前,兰溪已选派27名卫技人员开展援川工作。如今,他们在汶川亲情服务的同时,也在努力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汶川医务人员,为汶川留下“不走”的医疗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