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就要来了,伏天养生说道多
转眼已到七月中旬,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就要来了。随着气温不断攀升,中暑、空调病、肠胃不适等问题接踵而至。
伏天最怕五种病
中暑 每年入伏后,各大医院都会收治不少中暑患者,该病轻则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重则可能危及生命。人们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若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心脑血管疾病 人体为了散热会扩张体表血管,血液集中在体表,造成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易诱发心律失常、脑卒中等症状。进入伏天,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严格按要求服药。同时,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保持适量运动。
肠胃病 伏天温度高、湿度大,食物易腐败变质,稍不注意,就会引起肠胃疾病。专家建议,高温酷暑时更要讲究饮食卫生,饭菜量以一次吃完为准;放入冰箱的食物拿出后,加热10分钟以上才能再次食用。
感冒 夏季,频繁进出空调房易引起感冒、发热等症状。对于老年人来说,空调温度不要太低,室内外温差不超过8℃。早晚开窗通风,避开高温时段外出,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室内后,不要对着空调、电扇直吹冷风。
皮肤病 桑拿天暑气熏蒸,易出现痱子、湿疹、真菌感染及日光性皮炎等皮肤病。皮肤敏感者要做好防护措施,外出时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涂抹适合自己肤质的防晒霜;少去蚊虫较多的草地、花丛等;不要穿着未晾干的衣服,以免加重皮肤不适。
天热请善待自己的身体
饮食开胃 很多人一进入伏天,就食欲不振。此时,可适量吃点苦味食物,能清热解暑、健脾开胃。夏天出汗较多,易耗气伤阴,不妨吃点山药、大枣、鸡肉等,有益气养阴、健脾补虚。
身体祛湿 每晚临睡前用40℃的温水泡脚,既能帮身体祛湿,又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此外,还可用红豆、薏米煮粥,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
柔和运动 炎炎夏日,身体能量消耗大,锻炼要量力而行,最好选择柔和的运动项目,如游泳、太极拳等。夏季运动宜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要注意少量多次补水。
静心安坐 静坐闭目吞津可起到平复情绪、活血通络等功效。具体方法为端坐在椅子上,双目微闭,呼吸均匀;待口中唾液较多时,分三次咽下;然后,上下牙扣动10~15次。
(琳 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