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0日 

第08版:关注

文明之花遍地绽放

  自“乡风革命”行动开展以来,兰溪16个乡镇(街道)积极行动。如今,在各项举措的积极推动下,村民文明意识开始提高,村庄环境变得更美,乡风文明指数有所提升。

  前些年,上华街道下余村在修建行知学院、周边大道,征收公园土地时,个别农户不理解,村干部跑断腿、磨破嘴。随着乡风文明的改善,村民的意识也发生了转变。

  从去年底开始,下余村推行美丽乡村建设,道路修缮和憩息公园修建项目工程涉及村民20余户、宅基地逾千平方米。村干部分别走访涉及宅基地较多的4户村民时,在没有任何征地和青苗补偿的情况下,他们积极配合,率先将自家宅基地腾让出来,并劝说亲属把涉及大道、公园的旧屋自行拆除。“现在行知学院周边环境这么好,如果村里美丽乡村建设不配套,就太不协调了。” 村民吴贤福深有感触地说。

  没有专职保洁员,村庄不仅没变得脏乱差,反而更干净,这是永昌街道梨塘下村文明乡风的真实体现。从今年1月开始,该村辞去了5个自然村的专职保洁员。该村党支部书记余汝军坦言,去年7月刚听到要求村里取消保洁员时,他有些担心,也有村民代表提出质疑。之后,在经历了一次次动员、协调会和入户宣传后,大家慢慢地接受了。

  没了可依赖的保洁员,村民开始变得自觉起来了,主动将家门口打扫干净整洁。不少农户还在门口摆上了花花草草。“以前,村民经常投诉家门口扫不干净。”余汝军说,现在,投诉也没了,一年还省下4万元左右的保洁费用,而且村里只雇了一名垃圾清运人员,由他负责5个自然村每天的垃圾清运工作。

  与此同时,为检验各地“乡风革命”行动落实情况,兰溪建立了乡风文明工作督导机制,定期发布乡风文明指数。据了解,该指数是通过对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和工作开展等情况进行打分组成。目前,各地的文明指数都在持续上涨,特别是在队伍建设上,有了明显提高。现在,全市志愿者服务队已增加到1800多支,平均每个村有5~6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推进乡风文明,实现乡村振兴,强化基层治理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将成为大美兰溪美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