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3日 

第02版:要闻

迎难而上谋新篇 乘风破浪势昂扬

——兰溪大力实施“四大战略”这一年

  记者 杨一之

  7月31日,于兰溪,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去年这一天,兰溪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发出了“大力实施‘强工兴市、拥江兴城、文旅兴兰、环境兴人’四大战略,努力开创兰溪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动员令。 一年来,兰溪上下牢牢锚定这一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工业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城市能级得到了新提升,文旅产业取得了新发展,城乡环境展现了新面貌,各领域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四大战略”这把“金钥匙”,开启了兰溪加快“担当追赶、再创辉煌”的步伐。 一年后,又一个7月31日,兰溪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召开。这次会议,进一步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坚定不移推进“四大战略”,加快“担当追赶、再创辉煌”步伐,努力展现新时代建设“重要窗口”的兰溪风采。 历史,不容我们止步;使命,不容我们懈怠。如今的兰溪,正挺立在建设新时代“重要窗口”的潮头,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再出发……

  工业经济勇争先

  抢抓机遇开新局

  去年12月底,“甬金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浙江甬金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继凤凰化工、康恩贝后,兰溪第三家在主板上市的企业。这不仅意味着企业开启了发展新征程,也是兰溪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

  今年7月11日,随着一声响亮的开工令,作业车辆鸣笛启动,总投资52亿元的欣旺达锂离子电池项目在兰溪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欣旺达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重要板块,也是兰溪历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新增就业超8000人。

  以甬金、欣旺达为代表,一个个投资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正在兰溪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产业发展安上澎湃引擎。

  工业向来是兰溪的兴市之本、强市之基。兰溪始终坚持“强工兴市”战略不动摇,重点聚焦培育现代纺织、光电信息新材料、医药健康、新能源交通装备、节能环保等“五大百亿”产业集群,深入推进“项目招引建设年”活动,不断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引进培育。

  “全国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市”建设启动,分两批对30家纺织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试点;获批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入选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创建名单;拥有电机行业革命性技术的盘毂动力项目顺利推进,占地2500亩的盘毂时代科技产业园建设正式启动;长芯光电、中科玖源、康鹏半导体和新奥华纺织4个项目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一年来,一大批新项目、新产业的签约、建设、落地见证着兰溪发展的步伐,也助推着更多高端产业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年上半年,兰溪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00.6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5.3亿元。截至目前,兰溪共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总投资95.5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2个。

  完善路网增品质

  城市建设提能级

  兰溪三江口,婺江、衢江和兰江交汇之地,放眼望去,风正潮平,绿树成阴,一派诗意盎然的江南美景。对兰溪人而言,三江口是一处福地。百余年前,这里依江建设了32座码头,从上卡码头一直绵延到2000米之外的下卡码头,终日人声鼎沸,繁华无二。

  但如今,这一切只存留于记忆之中。水运的衰落直接影响了兰溪的经济发展。更可惜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浙江高速路网建设中,兰溪也错失机遇。原本“七省通衢”的兰溪,竟有了“交通盲肠”的噱称。

  但这种状况正在悄然改变。从今年开始,兰溪将用5年时间大力实施“8313”工程,即8条与相邻县(市、区)的对外通道工程,3类市域重点联通工程,1项港航复兴提振工程和城区3大片区路网提升工程,共安排项目63个,确保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努力打造与金兰同城互联互通,与金义都市区高度匹配,与长三角无缝对接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今年1月,金建高铁建设动员会暨兰溪枢纽工程开工仪式举行。项目建成后,兰溪将真正步入高铁时代,彻底打通对外交通,出行更加便捷,同时重塑区位交通优势,极大缩短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真正成为浙中西部连接沪杭及长三角的重要门户,带动商贸经济、旅游经济发展。

  5月21日,兰溪举行交通大会战誓师大会暨省重点工程上华至琅琊公路(兰溪段)开工仪式,全面吹响交通大会战集结号,迅速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的热潮。

  近日,随着建金高速马涧管理中心最后一幢房子结顶,建金高速收费站、管理中心等所有大型单体房建工程基本实现结顶。目前,建金高速项目已顺利实现主线全幅贯通、主线水稳全部完工、桥梁全面完成。

  此外,351国道兰溪改建段全面启动征迁,杭金衢高速二期拓宽、金兰中线快速化改造加快推进,女埠港区(一期)建成投用,上园路北延等市政路网日益完善,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体系雏形初显。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资源禀赋汇聚起了跨越发展的强劲动能。兰溪从长三角一体化、金义都市区建设的大局中去谋划发展,立足“拥江兴城”战略,以“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立新城”为目标,在三江交汇之处启动建设金兰创新城,高标准打造“金兰同城先行区、创新创业活力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田园城市样板区”,加快金兰同城化发展。

  今年,“金兰创新城”还被写入了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纳入金华“十四五”规划,这意味着金兰创新城建设上升为金华市级发展战略。

  目前,金兰创新城一期框架道路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中德职教中心、兰溪杭州育才中学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档案馆主体结顶,引进花语世界生态综合体、五星级酒店等项目,一大批国内知名客商前来对接洽谈项目,金兰创新城建设未来可期。

  文旅发展聚人气

  城乡生活更美好

  7月26日上午,乘坐上海至兰溪高铁旅游专列的200余名游客,顺利抵达兰溪。该趟列车也是全国开行的首趟疫后跨省动车旅游专列。游客们在两天一夜的“兰溪游”中前往地下长河、芝堰古村、常满塘村和诸葛八卦村,充分感受当地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接下来,还有安徽、南京等长三角地区开通的旅游专列陆续来兰。

  在兰溪海事码头,随着一声鸣笛响起,一艘满载游客的游船起航驶向建德梅城,兰江水上游进入常态化运营模式。该项目从5月1日试运行以来,便受到很高的关注,后续还将打造“兰江一夏”激情漂流、“风雅兰江”夜游等系列活动。

  一年来,兰溪在文旅融合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利用区域山水人文、古镇古村等优势,以组团开发的模式,创新打造旅游产品,串点连线,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环线或区块,达到景点间的互补效应,提升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整体竞争力。

  如今,全国首个“中国传统建筑之乡”称号落户兰溪,风雅兰江景区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游埠古镇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兰湖旅游度假区积极引进投资主体,“三江六岸”景观提升项目有序实施,诸葛长乐花海湿地公园主体完成施工,芝堰古驿旅游项目开工建设……一大批旅游项目按下了复苏“加速键”。

  在加快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同时,兰溪坚持以旅游标准来打造城市环境,把兰溪作为大景区来建设、经营和管理,持续美化城乡环境,深入实施“八有八无”创建,打好“乡风革命”、垃圾治理组合拳,推动兰溪城市形象“旧貌换新颜”,真正把美丽资源变成美丽经济。

  走进黄店镇王家村,一排排小洋房崭新漂亮,房子四周干净整洁,还种满了花花草草,休闲凉亭、体育器材、儿童乐园等公共设施应有尽有。在这怡人的乡村环境下,众多游客前来度假,村民家的农房也因此成了接待游客的民宿。村民卢云飞家便是其中的民宿之一。“现在环境变好了,游客也多起来了,村里比以前热闹多了。去年底,我把自家房屋改建为民宿,现在隔个三四天就有游客来住宿,每次都是爆满。”卢云飞说。

  “我们村从去年开始,以推进‘文旅兴兰、环境兴人’战略为突破口,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环境变美也带动了村民致富,如今,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卖掉枇杷等农产品。”王家村党支部书记卢惠良说,在家里就能让腰包鼓起来,村民很满意、很幸福。

  据悉,仅“五一”小长假期间,兰溪就接待了游客56.2万人次,其中乡村旅游点30.11万人次、旅游文化节庆活动6.58万人次、水果采摘4.47万人次。

  在7月31日召开的兰溪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上,市委书记陈峰齐发出号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努力展现新时代建设“重要窗口”的兰溪风采。

  对整座城市来说,新的奋斗历程,或许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