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权益基金占六成
从爆款基金的发行节奏看,今年2月~5月,50亿元以上爆款基金的产品数量还只是个位数,到6月份就增加到了16只,7月份进一步增长到41只,8月份仅10天又诞生了14只50亿元以上规模的爆款基金。
上述102只爆款基金中,权益类基金有54只,占比53%;发行总规模达到5810.16亿元,在爆款基金总规模中占比60.5%。
对于权益类基金大卖,前述北京中型公募市场部负责人强调,基金好卖了,更要以客户利益为中心,做好基金的长期营销,培育投资者长期持有理念,并结合公司对市场的判断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为客户带来长期利益,才能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
在权益类基金高歌猛进的同时,债券型基金的爆款也越来越多。数据显示,5月~7月,募集超过50亿元的债券型基金数量分别为1只、8只、23只,这些产品发行总规模分别为153亿元、573亿元、1826亿元,呈现逐步上台阶的趋势。截至8月7日,8月份又有10只债基发行规模超过50亿元,合计规模768亿元,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其中,摊余成本法债基和指数型债基是债基爆款的主要品种。比如,8月7日成立的太平恒泽63个月定开、融通通恒63个月定开发行规模分别为80亿元、60亿元;同样,债券指数基金也表现不俗,银华中债1~3年农发行的发行规模153亿元,一度震动市场,中融中债1~5年国开行、工银瑞信彭博巴克莱国开行债、浦银安盛中债1~3年国开债等多只债券指数基金规模也在80亿元左右。
针对上述现象,北京一位中型公募固收投资总监认为,摊余成本法债基可以以中长期的封闭期限,锁定中长久期债券的收益,对于部分银行、保险等资金非常具有吸引力。而且,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封闭性产品符合资管新规的要求,并能够满足这些机构对财报报表稳健的需求,容易在发行中募集到较大规模。
针对债券指数基金出现的爆款,上海一家大型券商金融产品分析师认为,相对规模较大的股票指数基金,债券型指基爆款的出现代表着债市投资中,主动投资向被动投资的延伸。目前,国内债市的被动投资规模和占比相对偏小,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类产品也将为低风险的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产品工具和选择。
据《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