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建彬:共享电单车运维员
高温下,他们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守护”着眼下最流行的出行交通工具——共享电单车,也就是“小黄车”。将小黄车定点归位摆放、利用大数据寻找、调换低电量电瓶再投放,是他们每天的工作。他们就是共享电单车运维员。
一本笔记本、一条毛巾、一大瓶水,是童建彬每天的标配。今年47岁的他,是共享电单车运维组中的普通一员,皮肤黝黑的他经常被同事打趣:“老童要是晚上穿着黑衣服工作,估计就只能看见安全头盔悬浮在空中了”。
早上7时开始,童建彬就要在城区各个停车点位之间来回奔波,协调各个点位内车辆数目的平衡,解决市民无车可租、无位可还的烦恼,直到晚上11时才能下班。每天16个小时的工作时长,让童建彬经常忙到没空吃饭。
下午2时,正是一天当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候。这时,童建彬正忙着对李渔路点位的小黄车上下架,并仔细检查车身,对车辆编号和破损的位置进行登记。才几分钟的时间,他的身上就已经大汗淋漓,汗水流进了眼睛,浸透了衣裳……童建彬拿起脖子上的毛巾,擦着脸上的汗水说:“一辆调运车只能装10辆公共自行车,由于温度太高、车子烫手,所以出汗多、干活慢,20分钟才能把车装满。结合日常出行需求来看,我们一天要搬运车辆150余次,每辆车重40公斤左右,总重达6000公斤。”
“我以前在外地承包过工地,在新疆开过瓷砖店,在义乌做过工人。现在有一儿一女,儿子刚满4岁,为了方便照顾家里,今年选择留在兰溪。刚开始接触运维员这个岗位的时候,我不觉得自己能够胜任,但现在我己经把它当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现在小黄车遍布兰城,就像兰溪的金名片,为了维护好兰溪的窗口形象,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童建彬笑着说。现在,童建彬陪伴家人的时间虽然不多,但他还是甘愿做一名用心服务的共享电单车运维员,每天保障市民朋友们在点位内有车可租、有位可还。
记者 姜一峰 通讯员 方俊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