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5日 

第02版:要闻

提质 增效 节本

智能供电所经济性模型在兰“流行”起来

  记者 蒋宇欣 通讯员 黄 琳 包 涛

  导报讯 近日,在位于兰溪市水亭畲族乡的110千伏水亭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浇筑变电站主体基础,为下一步的框架搭建做好准备。值得一提的是,110千伏水亭变的建设预算要明显低于之前的其他变电工程。

  据了解,这得益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率先提出智能供电所经济性模型概念。通过利用鱼骨图分析法、蚁群算法、加权范诺图算法等,开展输变电工程建设、配网优化改造等工作,通过算法优化变电站选址、线路路径,降低电力工程建设成本。

  去年8月,为提高夏李村文创小镇的供电可靠性,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兰溪市夏李村首次使用了智能供电所经济性模型,在保证该区域供电可靠性的同时,将原本200万元的工程造价压缩了50%。工程实施前期,供电公司通过鱼骨图分析法将工程建设进行中可能发现的问题提前明确,改变了以往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再解决的方式,减少了人力、物力、时间的成本。

  “通过提前分析,计算出一个供电所供区范围内的变电站、配电房、公变乃至线路的具体位置,再通过对比得出经济性最优的建设方案。同时,通过辅助手段尽量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减少设备的更新和替换。”永昌供电所党支部书记郑琳辉表示,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能达到最优的供电效果。

  今年4月,110千伏水亭输变电工程正式动工,目前已进入钢结构吊装阶段。该工程充分考虑施工安全、方法、时间、成本等问题,周密组织,线路廊道多为荒地或者沿公路架设,降低了后续建设成本,且避开了居民区和高大的建筑物,降低了外破风险及其他安全隐患,确保周边工业园区的用电需求。

  据该项目负责人蒋睿鹏介绍,110千伏水亭输变电工程计划于今年年底竣工,明年上半年正式使用。投运后,区域电网结构更趋合理,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更强,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