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5日 

第05版:乡村兰溪

乡村大变样 幸福正当时

洋港村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

  昔日杂草丛生的空地,如今成了宽敞的停车场;昔日不平整的石子路,如今成了平整的水泥路;昔日房前屋后的杂物堆,如今成了村民们休憩的纳凉地……游埠镇洋港村的这些变化得益于“八有八无”优秀村创建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洋港村位于衢江之畔,距杭金衢高速游埠出口仅3分钟车程,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水。近年来,该村根据规划和自身条件特色,村委干部、党员、村民同心协力,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热潮。

  党员干部齐上阵,全员发动搞整治

  一大早,洋港村的房前屋后、道路沿线,村民正忙着捡垃圾、打扫卫生……到处是一片繁忙景象。这是该村扎实开展“八有八无”优秀村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必须解决环境杂乱这个难题。洋港村党员干部统一思想,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成立以村书记为总协调、村两委成员为小组长的三个工作组,建立工作群,及时反馈工作进度。同时,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党员联系户考核、村民垃圾分类考核,上门宣传横幅标语,策划笑脸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截至目前,党员、志愿者清理道路两侧堆放物、搬运常年堆放的杂物、扫沟渠除杂草清理“牛皮癣”等,共集中整治200余处。

  定制度抓常态,垃圾分类成习惯

  “没想到垃圾分得好还有日用品奖励。”近日,不少村民拿到了村里奖励的脸盆。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大事,更是难事。为了实现无垃圾桶村,洋港村制定了垃圾分类管理试行办法,充分发挥红色女民兵精神,由巾帼志愿者组成宣传检查组,15名新女子民兵队员分成7组对全村农户垃圾分类进行早晚两次宣传、指导、检查,基本实现户户分类,分类正确率达到95%以上。此外,村妇联主席每天早上跟随垃圾车收集垃圾再分拣,掌握各村民垃圾分类动态的同时,监督宣传检查组成员工作实效。

  现在,自然村垃圾分类收集站基本建成,正逐步取消上门收集,在早上5~8时、晚上5~8时两个时间段,由村民自行将垃圾拿到收集站。“我们工作人员现场根据分类正确率情况进行登记,为做得好的家庭奖励一些生活用品。”志愿者陈卸娣说,她们试用奖励机制,激发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垃圾日产日清,夏天蚊子和苍蝇更少了,村民脸上笑容更多了。”

  念好“拆、治、归”,村庄环境换新颜

  早上5时,洋港村村书记杨文忠根据行动方案,带领攻坚组到王家自然村,上门做农户思想工作。洋港村是无围墙村,围墙拆除后,乱堆乱放乱搭问题一直困扰着村两委。经过村两委会多次讨论商议,由村书记带头,深入各自然村进行集中攻坚。目前,已成功拆除危旧房和乱搭建20余处,整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经过合理规划,这些拆除整治后的空地通过浇筑变成了停车场,全村共新增7处停车场。

  除了停车场,记者在洋港村看到,村道路面也拓宽了,还设置了村标,增加了绿化、护栏等。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村民自家随意堆砌的土墙,经过村里的美化设计,杂乱无章的矮墙,加上绿化搭配,如今变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村民看在眼里,心里美滋滋的,对村里的工作也更加配合,不少路边的住户主动让出自用地,给村道建设腾出了空间。

  现在道路变宽了、平整了,家家户户的小车也都能开到自家门口。谈起记忆中的旧村落,对比现在的美丽村庄,村民张永新脸上的笑容显得格外灿烂,嘴里不停地说:“以前道路狭小,路边还堆放着杂物,而今,卫生好了、道路畅了,真是旧貌换新颜,美丽大变身了!”

  记者 蒋宇欣 通讯员 王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