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7日 

第03版:民生

10多公里的寻亲路 30多年的煎熬等待

一对兰溪父女阔别50年得以相认

  记者 姜一峰

  导报讯 七夕节洋溢着浓情蜜意,但对于兰溪一对父女来说,七夕更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七夕节当天,在金华市区人民广场的一场寻亲成果发布会上,胡海萍在见到父亲郑锦生的那一瞬间,抱住了家人哭泣起来,这份阻隔了50年的亲情在这天团聚了。

  1971年6月,家住赤溪的郑锦生将最小的女儿送到大阜张附近的一户人家,从此骨肉分离。30多年前,郑锦生开始寻找女儿。20多年前,胡海萍也开始寻找亲生父母。虽几经努力,但多年来消息都是石沉大海。幸运的是,在寻亲志愿组织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圆梦相认。

  很小的时候,胡海萍就知道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自尊心极强的她甚至会因一句“捡来的孩子”与小伙伴打架。但在家里,养父母却视她如掌上明珠,捧在手心,胡海萍的成长之路一直甜甜地泡在蜜罐中。20多年前,胡海萍成婚生子,望着渐渐长大的儿子,她动起了寻亲的念头,而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养母的鼓励和支持。

  寻亲的线索非常有限,寻亲之路变得坎坷艰难。依照养母口述的信息,胡海萍曾寻得几位知情人,但最后线索还是中断了。后来的几年,胡海萍又接连求助几个电视台的寻亲栏目,抱着希望去,但结果又都没下文。直到三年前,她的一闺蜜加入兰溪寻亲志愿组织,让她去采血,她的DNA样本入了库,才有了新的契机。

  8月23日,胡海萍和闺蜜在购物途中接到了公益组织的电话,对方告诉她,经过DNA比对,她的亲生父母找到了。当天晚上,胡海萍激动得一夜没睡着。过了两天,胡海萍要去金华认亲,一路上却很是平静,她对记者说,“心里有期待,也有怨言,但这都不重要,因为我从小是含着爱长大的,我的养父养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爸爸妈妈。”

  发布会上,胡海萍内心依旧非常平静,她特地将主持人送给她的一束花转赠给了养母。发布会结束,胡海萍被新认识的亲人包围,大家相互攀谈起来。郑锦生挤进人群找到胡海萍,拿出纸和笔,询问她的联系方式和地址,生怕再次丢失胡海萍的信息。

  原来,郑锦生的寻女之路也异常艰辛。1971年,他在赤溪杨塘务农,妻子生了一对龙凤胎,让郑锦生陷入困境,此时他已有两个女儿。家里人商量后,为了让孩子都能成活,郑锦生在纸条上写上女儿的出生年月,并放了5元钱红包,将小女儿放到汪高附近一户人家门口,希望收养的人对女儿好些。

  上世纪80年代,郑锦生举家来到金华。几年后,条件稍好一些,郑锦生便开始寻找小女儿,但回兰溪找了多次也无济于事。后来他也找了几家电视台帮忙,但也没结果。直到当地报纸发出寻亲消息,他的DNA样本也入了库。

  发布会结束,郑锦生邀请胡海萍回家坐坐。50年后,小女儿重回这个家庭,郑锦生难掩激动,不善言辞的他拿出搪瓷杯接水,第一杯水递给胡海萍的养母,第二杯递给胡海萍。随后,两人坐在房间里交谈起来,父女俩终于说起50年来想要向对方倾诉的话语。

  认亲过后,今后将怎样?胡海萍说,首先她还是会回到兰溪,好好照顾养母,让她安享晚年,至于新家这边,她会多多走动,和家里人熟络熟络。郑锦生也说,肯定会和小女儿保持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