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4日 

第05版:警界

兰溪公安:“三管齐下”构筑网络安全防线

  通讯员 程翼飞 记者 陈志恒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今年以来,兰溪市公安局以“净网2020”、“护网2020”专项行动、国家网络宣传周活动为载体,通过宣传进校园、严打涉网犯罪、强化网络安全管理等措施,“三管齐下”为市民构建一个安全、和谐、文明、健康的网络空间。

  宣传进校 构建网络安全“防火墙”

  为全面普及校园师生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师生们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和防护技能,在国家网络宣传周期间,兰溪市公安局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在全市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同学们在网上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怎样提高网络安全意识?”9月15日,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走进多所中小学及高校,宣传普及文明上网、网络安全知识,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从小的“如何健康使用电脑”“怎样做到文明上网、”“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到大的“当前网络安全形势与挑战”“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求”“公安网络安全执法”等,由浅入深、由简及繁地展开宣讲。

  “匿名交友网上多,切莫单独去赴约。网上人品难区分,小心谨慎没有错。”在黄店镇中心小学,民警通过有趣的童谣,让学生了解网络并非绝对安全,网络信息盗窃、网络游戏诈骗、网络暴力时有发生,需要提高警惕。“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在网络上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能点击非法链接,更不能随便把自己的身份信息填写到网站上,以后也要少玩游戏。”黄店镇中心小学学生陈一诺说。

  “现在的学生大多有手机,也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由于阅历少,他们很容易在网上上当,之后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更不知道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民警介绍,通过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就是希望向学生们普及一些网络安全知识,教他们怎么样去应对网络诈骗,以及受到网络诈骗后应该怎么样去解决。

  强化检查 扎紧网络管理“篱笆网”

  兰溪公安坚持依法管网、综合治网工作思路,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网络安全监管职能和专业优势,扎实开展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不断强化依法管网措施,全力督促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

  “安全等级测评有做过吗?备案手续办理了吗?等级证书有没有?”为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工作,提高全市重点单位、网站和关键信息基础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连日来,市公安局对全市重点单位、网站和关键信息基础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其间,发现问题隐患8处,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3份,并要求按照等级保护2.0标准落实好等级保护技术措施。

  同时,针对互联网企业涉个人信息数据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政务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开展执法检查,下发《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通知书》40余份,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10份,行政处罚7家。“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当场提出整改意见,不能当场整改的要求限期整改,并下达整改通知书,送达被检单位进行督促。”网安大队负责人介绍。

  在开展 “护网2020”专项行动期间,市公安局会同市网信办、市大数据局对全市涉疫情相关网站和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进行地毯式排摸检查,确保全市没有发生涉疫情信息泄漏和涉疫系统遭受攻击等网络安全事件。针对部分学校网络安全计划内容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路由器弱口令、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内容不全面等问题,当场向受检学校反馈检查问题清单并做好整改指导服务。

  快侦快破 打击涉网犯罪“零容忍”

  兰溪市公安局强力推进“净网2020”、“反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涉网违法犯罪主动进攻、高压震慑的打击势头,严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网络诈骗、网络“黄赌毒”等突出涉网违法犯罪,快侦快破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典型案件,斩断了一批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的黑色利益链条。今年以来,共破获各类涉网刑事案件4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0余名,清理有害信息15300余条。

  其间,先后破获4起在网络平台开设赌场案件,共抓获65名犯罪嫌疑人,查扣涉案资金1500余万元;破获涉案数百万元的“7·28”电信网络诈骗案,3小时冻结涉案资金,及时止损,共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同时,扎实开展“扫黄打非”整治工作,成功侦办“琳琳漫社”、“麻客文学”2起特大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涉案资金2000余万元。其中,“琳琳漫社”一案被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列为“护苗2020”专项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件;“麻客文学”一案被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列为“净网”典型案例,并在央视新闻滚动播报。

  下一步,该局将进一步固化“净网2020”专项行动经验,始终坚持以打开路、打整并举的工作思路,以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网上安全感、满意度,全力维护全市网络社会安全稳定。

  网络安全 这些防范知识要牢记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虽然闭幕了,但安全意识不能丢。市公安局结合日常易发案件,发布以下网络安全防范提醒,提醒公众提高警惕,加强自己的财产安全保护。

  现在恶意手机APP程序仍然不少。警方建议,手机用户从正规渠道下载APP,安装时要注意“应用权限”与产品功能是否直接相关,使用防病毒软件为手机安全加上防护网。在手机和电脑上不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或搜索到非正规网站,遇到需要输入身份证号码、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个人隐私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不法分子会通过伪基站、短信嗅探器,在一定距离内,盗取受害者手机号、短信验证码,之后,再利用各大银行、网站、移动支付APP存在的漏洞和缺陷,窃取信息进而实施诈骗。警方提醒,当发现手机网络突然变差,如“停止服务”“4G变2G网络”等情况,应尽量避免使用手机转账等操作。如果收到银行发来的验证码,除了关闭手机,还要尽快申请冻结银行卡。

  大学生群体极易遭受以网上兼职、校园贷等名义实施的诈骗,请谨记防骗口诀:“天上不会掉馅饼,迅速致富全是坑,入室推销不可信,销售代理多骗人,生人搭讪要警惕,中介求职要小心,账户密码不外泄。”

  “如今,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朋友圈晒定位、出行网购、小孩老人照片等信息,殊不知这样很容易‘晒’出网络安全隐患。”网安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家在朋友圈晒带有位置信息、生活轨迹的内容,很可能被坏人利用,有了你的定位,他们能轻易获取你的行踪,甚至利用信息进行电信诈骗,让你的家人、朋友都可能蒙受损失。

  警方建议公众不随意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不随意连接公用网络、不扫描没有安全保障的二维码、不浏览违法网站、不泄露个人信息,牢记“五不两核实”防骗指南,即:“不轻信、不回拨、不点击、不透露、不转账,核实转账请求、核实可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