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3日 

第11版:万象

放弃高薪放弃读研

杭州小伙扎根贵州大山支教11年

  杨明,今年36岁,贵州大山里的一名教书匠。从一个20岁出头的热血青年到一位稳重成熟的中年男人,杨明从杭州萧山戴村到大山里教书已经11年了。他放弃了11年前原本月入过万的外贸工作,把自己的青春和梦想都洒在了贵州黔西。

  这些天,杨明的故事登上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这让他自己都有些意外。

  回望自己在贵州支教的11年,小伙子觉得自己没什么了不起,只是做了喜欢做的事情。

  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他一次次选择留下来

  杨明想要去贫困地区支教的心愿,其实由来已久。2004年高考后,杨明曾经骑行去过安徽,路过祁门,看见了希望工程的一个公益广告牌,印象特别深,那时他就动了去山里支教的心思。杨明说,在他毕业之前的2006年暑假,他已经组织了一些人在祁门支教了一段时间。

  2008年6月,杨明从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毕业。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娃哈哈爱心支教团的招募启事,便报名跟随支教团来到了贵州省黔西县金碧镇瓦厂小学。那年,他25岁,在杭州一家外贸公司工作,月薪过万。

  2010年,其他支教队员纷纷离去,孩子们哽咽着对杨明说:“老师,真想您一直教我们,初中、高中、大学……”于是,那年,他考了黔西县特岗教师,就这么留了下来。

  因为一直有个考研梦,杨明边工作边复习。2012年,他考上了研究生,是走是留的问题又摆在了他面前。“当时我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很高兴,但是想着要离开孩子们,又有点难过。”

  那年“六一”节,杨明给孩子们送了礼物,还教他们唱了周华健的《朋友》。“六一”节后,杨明带着孩子们去镇里参加小升初考试。路有些远,有个孩子就提议,给杨明唱首歌,说是送他的礼物。“一句话,一辈子,不要走,留下来。”这就是之前他教孩子们的《朋友》。

  杨明说:“当时我听完,心里真的很纠结很纠结,孩子们的眼泪比什么都重,孩子们哭,我也跟着一起哭。”

  他又一次留了下来。

  支教11年来,杨明主动请求任教条件较差的村寨,住空教室、租民房,“这样能更加贴近学生,关心陪伴他们”。“早些年,买菜做饭、家访都要走路,还有挑水,少则四五里,多则十几二十里。”杨明说,这种泥泞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18年,黔西县脱贫摘帽。

  把学生培养成记得住乡愁的人

  教学之外,杨明喜欢去学生家里家访。

  放学后就是杨老师的家访时间。电视台曾跟踪拍摄他到坪子乡一组的学生赵正菊家家访的情景。当天是赵正菊的生日,桌子上,是赵正菊姐姐送来的生日蛋糕,这个生日,她的爸爸妈妈还是缺席了。杨老师买了礼物送给赵正菊,陪她过生日、吹蜡烛。孩子落下了眼泪,杨明的眼圈也红了。

  杨明教过的学生、家住黔西县金碧镇杨家店村的董娥和董兰,已分别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和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她俩有个共同的决定:报考家乡的特岗教师。

  11年前,在瓦厂小学六年级的课堂上,杨明问孩子们的梦想时,年幼的董娥和董兰异口同声:“杨老师,我希望以后像您一样,当一名老师。”

  “前不久,接到这两位学生的电话,知道她们一直坚持儿时的梦想,我很欣慰。”杨明说,他希望学生走出大山的同时,更希望他们能回来建设家乡。

  杨明现在已经在贵州的黔西县城贷款买了房子,房子正在装修。他记得自己刚到贵州工作时,好几年的月工资都只有两三千元。现在好了,每个月有5000元左右了。因为教育,杨明有幸见证了这里十年的变迁和发展,也让他对未来充满期待。

  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杨明觉得多少有些亏欠,家人的支持让他特别感动。前两天,电视台记者采访他父亲时,问他希望儿子支教多久,爸爸说:“听党的话,跟党走。”

  爸爸妈妈担心的他的成家问题,貌似也有了眉目,不过杨明有点羞涩:“应该快了,她不是同行,很支持我。”

  综合央视新闻、《钱江晚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