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 

第06版:晚晴

今年重阳节的几点感想

  今年这个重阳节,也是全国第八个老年节。我作为个越古稀之年和跨入金婚岁月的奶奶,感到过得相当欢乐开心。是何因呢?

  其一,街道举办活动暖心。在重阳节前夕,我所在的云山街道党支部、老年人协会,为我们这些已跨入金婚岁月的一对对夫妻举办金婚纪念活动,不仅给每对夫妻拍了一张金婚照留作纪念,而且还组织召开了有14对金婚夫妻参加的座谈会。会上,大家简短作自我介绍后,就一起聊聊相互恩爱的往事与和谐的家庭情况。几位发言老人的故事,说得格外感人生动,我觉得是一次不错的交流会、共享会、鼓舞会。

  当我拿到放大十寸、镶框的金婚纪念照时,心中不禁感慨:其实自己到照相馆拍照留念也挺方便的,但这是在重阳节的时候,由街道党支部、老年人协会主动为我们拍的,意义非凡,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这件事也让我深深感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新时代好!

  其二,社区人员工作贴心。我要感谢在黄龙洞社区的工作人员黄兆芳。两年前,她曾负责登记退役军人家庭情况,那时就让我感到她工作相当认真细致。我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也不会想起父母亲已金婚,我们自己也淡忘了这件事。但这次,这位姑娘却还记得我。在重阳节前,她主动打电话,告诉我云山街道要召开金婚夫妻座谈会,邀请我们夫妇前去参加并代表发言,随后告知了我们具体时间、地点和内容。

  再是,回想金婚岁月欢欣。我先生原本是个农家子弟,1961年应征入伍,1985年转业回兰溪,曾在空军部队服役25年。这次座谈会,引起我对过往岁月的回想。嫁给了军人,自己的确付出了许多艰辛,我生两个子女时,先生都不在身边。那时我在工厂上班,还要“三班倒”,轮到上夜班,半夜三更还得回家给小孩喂母乳,往返两里路。婚后分居达十年,每逢过年过节,人家夫妻成双成对,我们却不能。有个病痛或住院,也不能相互照应。但所有这些,我先生都能体谅得到,所以我们夫妻互敬互爱。我作为一名军嫂,深感这就是“舍小家、卫国家”,正是像他这样千千万万军人的付出,才求得国防的安全。只有保卫好祖国,才能让百姓过安宁日子。所以,我感到自己当年的辛勤付出很“值”,嫁给军人我无怨无悔。

  (王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