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5日 

第04版:社区

诉求最多讲一遍 矛盾化解在一线

兰溪民警化解一桩积压了16年的“烦心事”

  通讯员 程翼飞 记者 陈志恒

  导报讯 “16年啊,这件事整整堵了我16年,现在心里终于舒坦了!”近日,兰溪市梅江镇石埠村村民周大妈在梅江派出所民警的调解帮助下,如愿解决了一桩积压了16年的矛盾纠纷。

  2004年1月25日,周大妈与邻居因琐事发生纠纷,后双方发生冲突,造成周大妈鼻子受伤。公安机关受案后,及时进行调查,经多方查证仍无法查清周大妈受伤的原因。事后,两家人经常为此发生争吵,矛盾纠纷不断,积怨愈深。16年来,周大妈曾单独到当地政府反映过,当地也对此事进行过调解,但结果均不尽人意。

  “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这个事情也该解决了。”11月17日,周大妈再次来到当地政府反映此事。梅江派出所民警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前往调查,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

  “大妈,你如果相信我,就把这件事情交给我。你把家里人叫上,作为见证人,我们一起坐下来,把事情解决了。”民警和周大妈进行了耐心沟通。周大妈表示,愿意坐下来一起协商解决此事。

  11月19日,周大妈按照约定,和家人一同来到梅江派出所。为了彻底化解当事人的积怨,民警决定先听取周大妈的诉求,再寻求解决良策。

  了解到周大妈的真正诉求后,民警联合镇司法所、村调解委员等调解力量,大家以案说法,以情说理……经过2个小时的协商调解,周大妈最终放下包袱,承诺以后不会再因此事吵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签字后,周大妈热情地握住民警的手,对民警帮助自己解开16年的心结表示感谢。

  “虽然每件矛盾纠纷都不一样,但每个当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诉求。在调解现场,我们第一步就是要耐心地聆听群众诉求,再以法理去解开心结。”民警说。

  近年来,兰溪公安围绕综合治理和源头化解,积极探索基层社会矛盾治理模式,以市矛调中心为载体,充分整合乡镇(街道)等资源,不断将触角向基层延伸,努力实现群众诉求反映、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