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枫山学派”创始人
章懋“省试第一”之辨
章懋(1437—1522年),明代兰溪人,世人称他为枫山先生。根据《枫山年谱》记载,明景泰元年(1450年)章枫山考入兰溪县学,成为一名秀才。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列传:章懋“年十五,补博士弟子。”景泰二年(1451年),章枫山拜凌公宗政为老师,跟他学习《易经》这门功课。
景泰三年(1452年)春,章枫山参加一次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据《枫山年谱》记载是“省试第一”。对于这个“省试”,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次“省试第一”后,章枫山有参加三次乡试的机会,但排名都在孙山之外。直到天顺六年(1462年),章枫山乡试中举。章枫山在“五经”中专攻《易经》,第一场的三天内,他做完《易经》的四道考题,另加四书三道题目共七篇文章,成绩优秀,被“易”房评卷老师取为头名,列入五经魁,总名次是全省第三名(目前许多人为了拔高他的形象,讹称他为解元,这是不严谨的)。与章枫山同榜考中举人的兰溪人还有叶盛、包宏。
天顺七年(1463年)二月,章枫山参加会试,不料考场意外发生火灾,会试中断。八月,恢复会试,但章枫山没有考中,铩羽而归。
成化二年(1466年)二月,章枫山再次参加会试,成绩优异,得了会试第一名,也称会元。接着,他参加殿试,取得第二甲进士,这一榜的状元是罗伦(1431-1478年)。
章枫山对《易经》这门课有专门研究和深刻领会,他致仕回家后,许多学子跟他学习《易经》,他开办了一个枫山书院,专门从事教学活动,形成“枫山学派”他的一些学生在科举考试中成绩都不错,步入仕途。
清《光绪兰溪县志》记载,明嘉靖四年(1525年),章枫山的弟子凌瀚“以易经魁两浙”兰溪人又一次以《易经》头名成绩进入“五经魁”之列。 (蔡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