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2日 

第06版:专版

深化“人才强市” 打造人才高地

——“一把手”谈人才

  做深做细做精服务 奋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永昌街道党工委书记 徐荣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永昌街道一贯重视人才的力量,无论是打造兰溪“工业提质增效示范区”,还是建设省内最具美学底蕴、以戏剧为特色的文化旅游示范区,都需要竭尽全力集聚人才、想方设法借力人才、精准有效引导人才,让人才成为推动永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

  近年来,永昌坚持双轮驱动,打造不拘一格引才的聚集高地。由我亲自带队赴重庆、广州、上海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招双引”工作。配强经济发展办力量,明确联企分工,定期下企做好人才政策宣传。加大在外人才排摸力度,建立详细的名录库。注重优化服务,构建近者悦远者来的生态磁场。加快“引才使者”团队建设,在内部及各村聘任“聚兰工程”引才专员共18名,承担起政府人力资源管家、企业政务HR、人才贴心保姆三重角色。积极组织辖区人才参与兰溪各项政策优惠活动,申报各类人才项目。积极搭建桥梁,呈现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依托乡贤会平台,举办联谊会、茶话会,组织参加商会例会、考察辖区企业,让乡贤见证发展,感受党委政府的诚意和决心。大力完善硬件设施,建成全市首家乡贤馆,开办“乡贤大讲堂”,推动乡贤工作逐步规范化,努力寻找乡贤与经济发展、村庄治理的契合点。

  当然,我们工作中也存在着诸如园区基础配套还不够完善造成“留人难”、人才政策宣传不力造成“引力弱”、思路不够开阔导致“高才少”等问题。在各地都愈发重视人才的形势下,我们亟需进一步转变思路,加大力度。

  在深入吃透省委全会精神和《关于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决定》的基础上,永昌将切实补齐人才工作短板,努力聚天下英才为己用。一是加快进度,提升园区服务水平。集中力量加快完善园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推进园区配套中心建设,促进园区与集镇实现“产城融合”。继续深化“驻企服务员”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施策,扎实体现服务成效。二是优化方式,提升政策宣传质效。充分动员街道各线机关干部、村干部甚至党员,充当人才政策“宣传员”,将兰溪人才新政传播到每个在外兰溪人和有到兰意愿的新兰溪人。大力开展高层次人才常态招引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揭榜挂帅”机制,积极引进人才、促进项目合作。三是拓宽渠道,提升人才引进成效。借助乡贤馆、乡贤会强化与人才的长期联系,利用传统节假日开展大走访大联谊,增强在外人才之间的沟通交流,强化对家乡的归属感。同时努力实现“以才引才”“以才育才”,帮助企业积极转变发展理念,链接周边院校资源,鼓励更多校企联建。

  论水亭畲族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对策

  水亭畲族乡党委书记 赵 宁

  《墨子·亲士》有云:“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事业的发展需要众多人才的力量。水亭畲族乡并非工业强乡,加强基层人才引进和培养不仅是推动水亭畲族乡经济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落实“人才强市”的重要举措。

  一、加强基层人才建设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成为提升农业竞争力,发展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减少农村基层人才流失的有效措施。水亭畲族乡立足“守护中华畲药,带动畲民致富”的理念,着力推进“畲乡药镇”建设,打造集种子培育、规模种植、加工、销售、药材文化传播、乡村旅游综合体,实现产业经营和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基层人才流失严重,基层人才队伍普遍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因此,要不断加强水亭乡基层人才建设,留住优秀农业人才,鼓励他们加入到现代农业建设中。

  二、引人才入基层组织

  一方面,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乡党委选拔优秀年轻党员人才,向经济偏薄弱的村选派第一书记,以此来不断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并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另一方面,科学选配基层干部。水亭畲族乡是一个药镇,并且从事养殖业者众多;要结合基层工作实际,适当增加农业单位的编制人数,持续引进农、林、渔业等年轻人才担任干部,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基层具备学术影响力的机构,其内部人力资源一大特点是自我意识很强,自我期望值、自我精神的需要很高,如果其人才主体地位被决策排斥,其意见不被倾听,而决策又要靠他们去执行,必定会产生冲突。

  三、增加人才返乡创业的吸引力

  首先,充分发挥地方优势,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氛围。农村最大的优势在于农业资源丰富,水亭乡因地制宜,借助现有的乡村资源引导广大投资者,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当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水亭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力争将水亭畲族乡打造为一个具有少数民族地域特色的风情园;围绕畜牧业转型升级,“五水共治”后,全乡养猪场积极向“美丽农场”发展,推进全乡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其次,做好创新型人才的引进。乡村经济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加强创业型人才的引进。水亭乡通过企业单位招商创业的方式不断拓展本地企业发展,吸引创新人才的加盟;乡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20余次,引进了浙江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签订了中草药产业发展合作协议,为本地经济的发展积累人才资源。与此同时,要结合地方实际,弱化唯学历论、唯证书论等现象,注重人才的真材实料。

  最后,积极引导本地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基层作为人才培养的溯源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水亭乡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乡,还有很多村民只会说方言,可能和外地引进的人才存在沟通障碍,而本地优秀人才基本没这个问题。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如放宽市场准入、适当增加创业基金以及贷款额度等,不断吸引这些人才回乡创业,为水亭乡的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智囊团。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才强市”的落实,离不开基层人才的支持。为此,水亭乡将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从多个层面入手,进行基层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根据人才类型、层次、需求多样性的特点,提高人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水亭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