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进士姚绍祖原籍浙江兰溪
明张朝瑞《皇明贡举考》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姚绍祖,其籍贯地是“直隶德州卫人”。德州卫是明代北直隶德州城的卫所,其居民按惯例是由来自各地的军屯户组成。《嘉靖二十九年登科录》称:“姚绍祖,贯直隶德州卫,军籍”,证明了姚氏先人的军屯户身份。
《嘉庆兰溪县志》嘉靖二十九年进士表中也有进士姚绍祖,他和唐汝楫、徐应和郑国宾并称而四,这说明兰溪应该就是姚绍祖的原籍。当年兰溪科举鼎盛,不仅有高中鳌头的状元郎,还有寓居异乡的游子进士。
据姚氏宗谱,姚绍祖先人姚魁,字元之,号万松,原居杭州钱塘江口,再徙于兰溪瀫西。姚魁四世孙又分松轩、竹轩和梅轩三派。梅轩姚度裔孙姚道慷,因朝廷募军而居住于山东馆陶县德州卫,这和《嘉靖二十九年登科录》中的记叙吻合,姚道慷即《登科录》中姚绍祖的曾祖姚慷。宗谱清楚地梳理了姚绍祖家族历世迁徙的源委,与科举文献互相发明,再次证明姚绍祖原籍就是兰溪。《嘉庆志》不厚诬也。
宗谱有姚绍祖像赞,颂扬他“明时奋翮,盛世蜚声”的科举成就,又褒扬其性格“公貌雅重,公心耿刚。屏足权贵,知几善藏。清尘鸾飞,令迹凤翔”,但也惋惜分处两地的悲凉:“生既同宗,居何异乡。”从中可以窥见姚绍祖和宗族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明代军籍制度的严酷。
其自撰《烟霞亭记》作于嘉靖甲寅年(1554年),路过河南宜阳县锦屏山时。此日,他受邀游山宴饮,乘夜色徜徉于峰峦冈阜之间,“已而天风泠泠,若神君来仪者,时月呈木杪,云隐来踪,悄乎不可留也。”文辞简净优美,神似桐城派的风格。文中他称自己“兰江子”,又由另外一个角度印证了他对原籍兰溪的认同。
姚绍祖先后担任彰德府推官,兵部主事,仕终于员外郎,一生仕宦尚称平顺。据明末福建左布政使徐学聚的记叙,知他和兰溪文士亦有交往。可惜“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姚绍祖心心念念不忘的故乡山水,一生都难回了。 (程峤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