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 

第09版:故事

吴雅斐:一针一线钩出幸福人生

  吴雅斐在钩织物品

  钩织作品

  一弯钩针,各色毛线,通过钩织达人吴雅斐的手,就会“变”出小巧可爱、惟妙惟肖的小娃娃、小鸭子、小鞋子、发卡等小物件。

  兰溪人吴雅斐是一位全职妈妈,她养育着两位可爱的孩子。她的一双巧手会钩织各种各样的小物件,深受朋友和孩子们的喜爱。

  钩织初衷是为贴补家用

  在一个艳阳天,记者见到了吴雅斐。她带着小儿子在家,孩子很乖巧。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让人感到非常温馨。作为一位全职妈妈,吴雅斐的生活并不空闲。早上早起,要送大儿子上学,回家后要张罗小儿子的早点。丈夫出门上班,她就一个人在家带孩子。“小儿子还没上幼儿园,但已经到了喜欢外出的时候了,天气好的时候,我都要带他去公园里转转。”吴雅斐说,只有等到孩子们晚上都睡着了,她才有时间拿起钩针钩织小物件。

  吴雅斐说话轻柔,很有耐心。“我喜欢钩些小东西,晚上10点多,孩子们都睡了,我开始钩的话,可以钩到深夜一两点,都不会觉得累。”吴雅斐觉得钩小物件很有意思。生大儿子之前,吴雅斐一直上着班。之前也觉得家里还过得去,但是生了两个孩子以后,家里压力大起来了,她就想做点什么。

  今年5月,吴雅斐把自己钩织的小物件摆成地摊拿去卖,不少客人看了都爱不释手。“上半年疫情影响,到5月份都说鼓励夜经济。也差不多那时候,我钩的东西挺多的,就萌生了摆地摊的想法。”吴雅斐说,她的性格比较内向,和陌生人说话都会脸红。还记得第一次摆摊,有客人问她东西怎么卖,她都是红着脸和客人交谈。

  “慢慢习惯就好多了,天热的时候,我每晚都会出去摆摊。现在天气冷,就周末去一下。”吴雅斐说,一开始摆摊,一个晚上大概只卖出去几个发卡,挣几块钱。不论多少,她觉得自己出去摆摊,可以贴补家用。

  以前,吴雅斐钩的小物件大多送给朋友。邻居家的小女孩很喜欢,她常常钩一些送给她们,有时候还会教她们钩织。“以前,钩的东西不多。摆了摊之后,钩的东西就很多了。”时下流行的小猪佩奇、影视剧里的人物原型等,只要有图解,吴雅斐都能钩织得栩栩如生。

  希望日后有一番钩织事业

  在吴雅斐钩织的桌子旁,有一个架子,上面摆满了各种颜色的毛线。桌子上的笔筒里装满了钩织的工具。坐在桌前的吴雅斐,手上正在钩织一个小红帽,只见钩针上下舞动,红线在指尖翻飞。不一会儿,一个小红帽便完成了。

  吴雅斐的巧手艺是从小培养起来的,那时跟着母亲钩织围巾。“小时候,我老家做来料加工比较多,家家户户都会拿一些做。我妈妈会钩围巾、袜子,我那时小,就跟着帮下忙。慢慢地,自己学会了。我也挺喜欢的。”吴雅斐说,长大以后,她会时不时地钩一些小东西。记得第一次钩一对结婚样式的娃娃时,花费了半个多月时间。那对娃娃放在客厅的电视机柜上,作为装饰。“第一次钩,弄得不好,像是娃娃的脑袋,填了棉花,但没有放铁丝固定,所以看上去软绵绵的。后来,有朋友看到很喜欢,她结婚的时候,我就钩了一对送给她。看到朋友喜欢我钩的东西,我的心里就很有成就感,也很开心。”

  吴雅斐钩织的小物件采用的是牛奶棉线,摸上去柔软、舒适,色彩丰富,是一种非常适合钩织的毛线。钩织一件小物件,看似简单,却十分需要耐心。每钩一针的力道要恰到好处,才会呈现均匀的纹理。如果用力不一,钩出来的样子就不好看了。除了会钩织,配色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视。颜色搭配得好看,钩织起来的物件就会赏心悦目。有时候差一个颜色,成品就会相差非常大。

  这些钩织的小技巧,吴雅斐都是从网上学来的。“我跟着网上学,网上的新品很多,花样也很多,钩也钩不完。小东西钩起来很快,一个小发卡大概十几分钟就能完成。如果复杂的娃娃,就要一两天。还有一些需要组装或者贴一些小珠子之类的,花费的时间也会久一些。手工的东西挺费时的。”吴雅斐说,她从网上平台学会了钩织技法,然后也会把自己创新钩织的东西拍成小视频发在抖音、朋友圈,现在已收获了一批粉丝。

  外出摆摊时,吴雅斐和别人略有不同。她带着钩针、毛线,一个人在地摊前专心钩织,有不少喜欢钩织的客人会加她的微信,平时和她探讨在钩织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她都会耐心地一一解答。

  对于未来,吴雅斐有自己的想法,“等孩子都上学了,我就专心研究钩织,然后开直播,把钩织的过程录下来。再开一家实体店,可以卖材料包、钩织的成品。如果还可以的话,组建一个小团队,专门钩织。”

  记者 沈冰珂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