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 

第06版:专版

精准帮扶困难家庭 即时救助保障住房

兰溪农村危房治理守牢民生底线

  柏社乡“红色”志愿者

  整改后

  整改前

  整改后

  整改前

  俞立冬房子改造后

  俞立冬房子改造中

  俞立冬房子改造前

  “感谢党和政府对我舅舅这么关心,作为他唯一的亲人,我理应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好有你们伸出援手,现在他可以安度晚年了。”近日,兰溪市赤溪街道杨塘村村民俞立冬的外甥祝雪源一见到村干部俞小文,便拉起他的手不停地道谢。

  原先,俞立冬的住房(系解放前的旧屋)一直是杨塘村两委的心病。兰溪地处江南,到了夏天雨水较多,每逢下雨,俞小文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俞立冬家中,查看房屋安全情况,直到雨势变小才离开。有一次下了暴雨,俞小文发现老房子漏水,便马上联系施工队制定方案,这边雨一停,就安排进场修补。

  为了让他有更好的居住环境,赤溪街道为俞立冬重新修砌了老房子墙体,把原先的黑瓦片统一换成琉璃瓦,彻底改变了“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情况。逢年过节,村干部也总会给老人送去食物,还时不时上门看望,生病了带他去医院看病。这一次次的雪中送炭,祝雪源都看在眼里。作为俞立冬的外甥,他靠开出租车维持生计,不计成本帮助舅舅修缮房屋。在政府帮扶除危的基础上,祝雪源主动承担了电路改造、吊顶等3万余元费用,让老人安度晚年。

  建章立制 细处着手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户住房问题,不仅是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事关农村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

  一直以来,兰溪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把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改善民生、补齐短板的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将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工作精准到户、统筹到区域。兰溪市委、市政府在原有城乡住房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形成了建设部门牵头负责、统一协调和组织指导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农办、发改、民政、财政、残联等部门协同工作的部门协调机制。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每年出台《兰溪市困难群众危旧住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强化各成员单位、乡镇(街道)的工作职责,建立乡镇(街道)、联村干部、村三级责任体系,确保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自2012年以来,兰溪坚持“统筹、科学、创新”的危改方针,从责任落实、资金保障、项目验收等细节着手,在精准识别上发力,在重点帮扶上聚焦,积极探索适合兰溪实际的改造模式,通过修缮加固、集中安置、集体统建安置房、置换、拆除、新建等措施,累计完成2662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的治理改造,投入治理资金4000余万元,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044.5万元,补助资金全部足额、及时下拨到户。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即时救助工作,治理改造数量、进度走在金华前列。

  因地制宜 多管齐下

  在排查鉴定和治理改造中,全市16个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多管齐下。

  赤溪街道推出“三个一批”的创新做法,即发动乡贤修缮一批、发动亲友帮衬一批、发动同窗众筹一批;上华街道、永昌街道等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所属区域范围内的农村困难家庭住房开展全面摸排,对疑似危房开展鉴定,排查全面,底数准确;游埠镇、灵洞乡等乡镇组织行政村成立治理改造施工队伍,实行村集体兜底,统一修缮标准,保证工期和质量;柏社乡组建“红色”志愿者队伍,工匠的专业“硬”实力加上党员捐赠爱心善款的“软”实力,成为了危房治理的新生军,党员干部诠释了扶贫路上必有我的担当精神。此外,还组织乡镇(街道)干部对所有低收入户实行“一户一干部”政策,实现危房治理纵向到户、横向到边全覆盖。

  在治理过程中,兰溪注重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历史风貌的传承。对房屋结构基本完好,具有特色民居风貌的农村困难家庭危房采取修旧如旧的方法,邀请村居传统建筑工匠参与房屋改造方案制定,对房屋修缮采取原建造工艺、工序等措施,改造资金发动乡贤众筹,恢复房屋的历史风貌。

  坐落于赤溪街道杨塘老街上的明清古建筑,有着150年的历史,因大梁脱落,屋顶漏雨等问题随时会倒塌,原先4户主人如今只剩俞良庆居住其中,不愿搬离。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兰溪乡贤、兰溪天翔纺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俞雪华出资10万余元,帮助俞良庆修缮房屋、改造电路,后续将继续出资进行管理。这既帮助了低保户群众,又让古建筑的价值得以保留。

  政策保障 落细落实

  此外,兰溪将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工作结合“三改一拆”、“八有八无”创建等工作,加大“一户多宅”整治工作力度。同时,发挥“部门信息共享制度”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政策保障。在土地要素上,对历史遗留的一户一宅及合法的一户多宅危房,除同意收归村集体所有的以外,明确其它危房拆除后的宅基地仍归原户主所有,并以村民代表大会的形式予以确认。

  为做好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工作,兰溪在积极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的基础上,除省补资金按省级下达户数补助外,其它资金全部由市级财政兜底解决,以保障困难家庭危房治理的救助资金需求。“让全市农村困难家庭户住得安全、住得放心,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兰溪市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童旭宏说。

  目前,兰溪市域范围内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已全部完成,但仍有一部分像俞立冬一样的困难户,虽然不是危房,但需要在冬天拥有一个暖和、完整的“家”。接下来,市建设局将主动负起部门职责,借力大数据,以“网络+”模式,实现动态管理,帮助新增困难家庭完成房屋治理。同时,落实农村危旧房日常巡查和网格化管理,专人定期巡查,按照危房发现、鉴定、改造、验收的流程,倒排工作计划,清单式销号,确保“不漏一户、不缺一人”。

  通讯员 陈 欢 记者 陈志恒

  本版图片由兰溪市建设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