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奋力新跨越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三)
强工兴市 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报告》指出:推动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建设小微企业园集群,优化产业平台,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空间集聚度。
周通代表:经济开发区是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产业集聚的主阵地,要通过招商引增量,招引更多像欣旺达一样的龙头企业,以及龙头企业的产业链项目。要通过技改挖存量,实施产能倍增计划,推动企业降本增效。要紧盯“园区二次开发”,加快连片区域整治,全力出清低效企业,推动园区空间、产业、形象、效益、服务提升。企业无小事,服务无止境。要创新服务举措,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精准服务。
文旅兴兰 努力打造长三角休闲旅居目的地
《报告》指出:以李渔、黄大仙、郎静山为主导,深入实施文化整理工程,提炼最符合现代需求、最具兰溪特色的文化符号,扩大兰溪文化影响力。
刘松美委员:建议借助《芥子园画谱》打造书画之乡;利用芥子园平台,建立芥子园书画院,提高兰溪在全国书画界的知名度;发展兰溪书画经济,争取申办全国性画展资格及书画拍卖交易平台;培育兰溪书画队伍,提高兰溪本土书画创作者的创作水平。
环境兴人 努力建设现代化宜业宜居宜养幸福城
《报告》指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完善学校布局,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吴燕娟代表:乡村教育文化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但乡村教育文化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十分突出。作为一名香溪教育人,希望政府提高对乡村教育的重视程度,将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
《报告》指出:保障就业稳定,多措并举加快人才引进培育和人口回流集聚。
沈江萍委员:兰溪需要引进人才,也需要引进除了人才以外的普通人,增加城市人气。建议参照周边地区人才引进政策,降低人才引进门槛,让更多人落户兰溪。同时,既要引进高端人才,也要引进“低端”人才,提升城市人才竞争力,促进消费,推动发展。
汪智敏委员:当前,兰溪本地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不少企业也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另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较为缺少。建议要最大限度地网罗人才、吸引人才,为人才提供发挥能力的平台,还要用心用情留住人才,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报告》指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成中医院迁建和妇幼中心整合等项目,充分发挥医共体作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蒋锐锋委员:要着力提高县域就诊率。多管齐下,促进医疗技术全面提升,通过“外引”和“内培”,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整合资源,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建议整合兰溪市人民医院老院与市妇保院;多措并举,严格规范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
蔡小晖委员:建议政府部门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提高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加快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保障公立医院持续健康运行;加大县域内诊疗力度,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合理异地就医,充分发挥医共体作用,把患者留在本地;加强与医改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
打好实体经济升级战
《报告》指出:加强小微企业园建设,实现小微园新入驻企业100家以上,新开工小微园5个。
周奕代表:兰溪的发展,需要“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建议要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高质量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瓶颈,帮助小微企业迅速成长,让小微企业园成为兰溪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报告》指出:以永昌、马涧为试点推进园区“二次开发”,强化资源贡献,提升园区环境及设施配套。
吴小健委员:建议要科学定位,利用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契机,明确镇街工业园区定位,从政策、财政等方面扶持主导产业相关企业发展,提高园区和企业竞争力;优化环境,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园区管理和发展水平,确保园区经济协调快速持续发展,真正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经济发展主战场;集中有效资源,继续深入推进低效用地整治,推进连片整治,盘活闲置地块,引进和落地一批质量较好、层次较高的项目;通过实施产品、产业、园区“三位一体”的品牌战略,提升园区品质。
打好城市品质提升战
《报告》指出:加快桃花坞、费龙口古城文旅开发,确保启动一期建设。
邹德文代表:实施“拥江兴城”战略,提升城市品位是关键。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好“质”的问题,才能有“量”的发展。我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加快老城开发中,要结合未来社区建设,连片规划设计开发。同时,充分利用好费龙口城中村改造征迁的土地资源,让土地发挥更大价值。
打好生态环境保卫战
《报告》指出:统筹水资源保护利用,引衢入游,启动东风、游埠灌区水资源融合利用;谋划打通衢江与马达溪水系,激活扬子江生态活力。
杨友明委员: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尤为显得重要。为此,建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生态文明重要性,促使市民牢固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在兰江边等区域设立警示牌,严禁发生破坏环境行为,制定惩罚措施,并提倡绿色环保出行,减少大气污染。
打好民生福祉持久战
《报告》指出:突出教育实绩,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全省教育教学质量测评排名上升10个名次。
陈琼代表:近年来,兰溪不断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学校的差距在硬件上并不是很大,但是师资力量配比差距较大。如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建议要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自身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报告》指出:实施女埠公办中心幼儿园新建项目,青湖幼儿园扩建项目,横溪、赤溪公办中心幼儿园续建项目。
方圆代表:近年来,一大批公办幼儿园开工建设,兰溪学前教育设施条件有了飞跃提升,让我们这些幼教人信心满满。接下来,我建议要加快公办幼儿园施工进度,考虑在人口较多的乡镇(街道)设立第二所公办幼儿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学前教育需求。
《报告》提出:整合优化教育资源,谋划溪西新区小学。
项冬生委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整合优化教育资源,谋划溪西新区小学,这非常符合兰溪当前教育布局的需要,目前教育资源仍然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同时也存在教学公办率不高的问题,因此谋划溪西新区小学是当务之急。我建议要进一步合理规划教育布局,并提高教学公办率,做到布点要多、建设要快,方便城乡学生就近上学。
《报告》指出:推进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女埠敬老院投入运营,梅江、黄店等5家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启动建设。
丁丽英委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子女对赡养父母的负担压力也在逐年提高。我建议进一步增强社会养老能力,特别是要增强护理能力,应拓展建立一支护理志愿服务队,搭建护理培训平台,提升专业人士的护理水平,并利用数字赋能技术,扫码消费。
本版文字 记者 杨一之 陈志恒 成 超 蒋宇欣 徐桢瑾 徐正达
本版图片 记者 王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