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金英”!
90岁“诚信奶奶”十年还债350万元
陈金英,一位家住浙江丽水的耄耋老人。今年这个年,陈金英过得格外舒心,因为春节前,她耗费10年,凭借自己的努力,不拖不欠,终于还清了所有欠款。
耄耋老人10年还债350万
2月5日,距离春节还有6天,90岁的陈金英赶往浙江金华,将7万块钱欠款还给了侄子陈其德。对陈金英而言,今年这个“年”,终于可以轻松度过了。
其实,这7万元欠款是陈金英80多笔共计350万元欠款中的最后一笔。那么,90岁的陈金英为什么会欠下这么多的钱?事情还要从30多年前说起。
1984年,54岁的陈金英从乡镇卫生院退休后,办起了中老年羽绒制品厂。因物美价廉,生意一度非常火爆,陈金英也在全省不少地市开了分店。
2004年,陈金英通过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以及亲友借款等方式,筹措了1500多万元,在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盖了近6000平米的厂房,扩大生产。
然而,新厂投入生产没几年,企业就开始走下坡路。由于当地其他羽绒服企业兴起,行业竞争激烈,再加上经营不善,2011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厂子也无法经营下去。
“银行贷款到期,就只能把厂房卖掉了,先把银行的贷款还掉。然后私人手里有好多,大概有两百来万,总共债务1300多万元利息。”陈金英回忆道。
光是利息就达到了1300多万元,陈金英仔细一算,负债总额达到了2077万。要还这些钱,不仅要卖调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厂房,多年的积蓄也要填进去。有人劝她申请破产来躲避债务,却被陈金英一口回绝。
陈金英低价变卖了厂房和市区的两处房产,偿还了银行1727万的债务,但是还有350万的资金缺口。这350万元,除了民间借贷的钱,还有当初从亲戚、朋友、同事那里借来的。2011年,在其他老人颐养天年的时候,80岁的陈金英背负着350万元的债务,踏上了“还债路”。
81岁重新起步 创业还债一人扛
陈金英老人变卖了羽绒厂和住房用于还债,结果还有350万的债务无法还清。于是81岁的陈金英决定背负着这350万元的债务重新起步。
这个时候,可能很多人都会疑惑,老太太为什么要自己承担这笔债务?为什么不让自己的一双儿女来帮忙分担一些呢?然而,老人却表示,坚持要自己独立承担起债务,并且要重新赚钱还债。
陈金英的儿女,现在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目前都已退休。办厂的时候,陈金英想要让孩子继承产业,所以赠送了他们部分股份。2011年要变卖公司时,考虑到儿女拖家带口不容易,陈金英坚决要求子女全部退股,所有债务由她一人承担。
2011年,背负着350万元的欠款,81岁的陈金英决定重新起步。她东筹西借凑了10万元,租了一个小厂房,置办了一些机器,继续生产羽绒服,同时在市中心租了一间矮房当店面来卖羽绒服。可是,谁都没有想到,打击随之而来,这一年,一直支持她的老伴因病去世了。
面对生意失利和老伴过世,陈金英并没有被打垮。为了经营好这个小厂子,她自己去上海、杭州等地看布料、进货。为了在冬天销售旺季多卖一些,她还拉着车去各个乡镇集市摆摊售卖。
一套60平米的老房子,是儿女租下给陈金英居住的。陈金英一半当作客厅,一半用来堆放货物。平日里,陈金英除了一日三餐和购置生活基本用品,几乎没有任何开销。
“大家帮助我,我也要帮助别人”
时间到了2017年,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陈金英卖羽绒服还债的故事,大家纷纷前往她的小店购买羽绒服,帮助她还钱。一些网络主播也将直播间搬进了她的小店。
陈金英还债的事情也引起了丽水市慈善总会、丽水市妇联、莲都区妇联等部门的关注。大家通过采购羽绒服、捐款等方式,给予陈金英各种帮助。
丽水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陈苗告诉记者:“我们慈善总会去购买她的羽绒衣,把这些羽绒衣分发给九县市和开发区的一些养老机构、敬老院的老人,老人也反映他这个羽绒衣穿起来也非常暖和。她这个诚信的品德,我们觉得是非常值得去宣扬的。”
也正是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一年,陈金英的小店销售额第一次突破了100万。受到大家帮助的陈金英,心怀感激,每年冬天都会捐赠一部分羽绒服做公益。在这个黑色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她从1996年至今的部分捐赠项目,总金额达到了116万元。有的是为受灾地区群众捐赠,有的是为慈善机构、敬老院老人和困难人士捐赠,最大的一笔是84000元,最少的也有1000元。
2019年,陈金英已经89岁了,她的债务也只剩下30多万元。由于年纪越来越大,精力有限,陈金英关停了小厂房,在老城区的一条小巷子里租了一间70平米左右的店铺,售卖库存羽绒服。2021年2月,陈金英终于还上了最后一笔7万元的欠款。
今年春节,无债一身轻的陈金英,第一次给自己放了三天假。说起以后的打算,90岁高龄的陈金英想考个中医医师证,重新拾起老本行。
“做人要有个人样,没有人样不行。堂堂正正做人,就是这样。”陈金英对记者自信地说道。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