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7日 

第032版:要闻

文章导航

共商创建大计 共促美好生活

——兰溪市政协“请你来协商”月商会发言摘录

  本版文字 成 超 蒋宇欣 整理

  本版图片 王 萍 摄

  昨天下午,兰溪市政协召开“请你来协商——共建全国文明城市 共享兰溪美好生活”政协月商会,10位政协委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调研情况,围绕协商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相关部门也作积极回应。

  做好文明城市创建顶层设计

  政协委员周绚华:展示“重要窗口”建设的兰溪风采,她建议要强化制度引领,清晰划定创建路线图、责任状和时间表;要细化督考措施,明确把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创建工作的主要考核评价指标;要注重长效管理,及时查缺补漏。她向市创建办提问,今年的重点工作有什么安排?

  市创建办回应:他们将开展好文明社区、文明村、文明楼道、文明街巷等十大示范创建项目;开展好城市立面、楼道粉刷、停车位施划、人行道改造提升等十大建设项目。明确目标计划,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激励部门抓好项目推进。争取今年完成创建总量的50~60%;明年争取完成创建问题的20~30%,后年主要进行查漏补缺,抓好巩固提升。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

  政协委员黄少平: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他建议要坚持全民创建,充分发动群众,体现群众的意愿与智慧;要坚持价值引领,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多种形式,覆盖到城乡各个角落;要坚持全域推进,注重城乡一体共建,相互联动,相互促进。他向创建办提问:如何有效建立常态化创建工作机制,打破突击搞创建的魔咒?

  创建办回应:他们将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市镇村三级考评体系,对各单位工作情况进行一月一排名。二是加大督查力度,继续推行市领导晨查、夜查制和问题清单制,积极发挥文明监督团、媒体作用。三是建立奖惩机制,完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责任追究制度,以更严格的管理机制推动各部门、单位抓好创建工作的落实。

  规范地摊经济 助力文明创建

  政协委员金艳烽:发展地摊经济,他建议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古城区打造兰溪小吃或特产一条街;要精准施策,因时而异,有关部门需要管得更多、更细,下足“绣花功夫”;要强化定位,因人而设,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摊贩业主提高素质。她向综合行政执法局体问,如何规范地摊经济,提升城市品位?

  综合行政执法局回应:为规范地摊经济,提升城市品位,该局已按规范设自产自销点、夜市20多处,阳光早餐44处。下一步,他们将与相关部门、单位对接,就已建成的摊点设置及后续管理问题进行协调;联合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科学选址,规划可建成的疏导点;和摊主签订“摊前三包”承诺书,对违反规定的经营摊主进行顶格处罚并责令整改到位,确保正常经营秩序。

  发动群众打好创建“人民战役”

  政协委员徐小芳:发动群众,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她建议拓宽创建群众参与渠道,增设群众建议、投票环节;创新创建群众参与方式,效仿“学习强国”做法,在全市开展“文明在线”活动;发挥家庭在创建中的作用,提高各类特色家庭的参与率和有效率。她向宣传部提问,如何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

  宣传部回应:他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是深化新时代“乡风革命”,每季度开展一次乡风文明测评工作,并对各地移风易俗开展工作督导;二是公共文化设施提升,今年新建农村文化礼堂56家,并开展文化“五送”活动,组织市民开展宣讲、民俗文化、礼仪、评议、志愿服务等活动;三是优化志愿服务体系,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评选志愿服务典型;四是优选“最美兰溪人”,开展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月评月展月推报活动,培育“兰溪好人”道德品牌。

  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政协委员吴芳: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有冲突,建议事前要广泛征求意见,主动了解居民诉求,促进居民形成共识,同时统筹规划,避免边改边加项目的尴尬、被动局面;事中要严格操作规程,进行精细化管理,把好工程质量关;事后要加强长效管理,优化小区居民议事平台建设,明确项目后期管理维护主体,切实建立老旧小区管理的长效机制。

  城投集团回应:将采取以下举措:建立老旧小区改造领导小组,统筹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前进行摸排,加强与街道(社区)沟通,明确方案实施内容,减少项目实施过程变更;建立合作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能,为加快施工进度创造有利条件;加强源头管理,与部门、社区共同成立文明施工监督小组,共同参与过程管理,及时解决市民合理诉求,同时加大工地管理考核力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加快推动智慧停车建设 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政协委员陈继芳:提高智能化停车管理水平,建议建立服务平台,实现“一城一网一平台、一车一位一编号”,实时掌控交通实况,引导车辆有序停放,有效提高车位周转率,实现智慧交通;实行共享车位,将共享车位的功能加入智慧停车云服务平台中,在道路停车泊位达到饱和时,引导车辆停至周边空闲车位,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综合行政执法局回应:目前,已完成城区环城线内停车位摸排统计;同时,主动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城投集团等对接,拟利用暂时闲置地块建设停车场,为市民停车提供便利。下一步,将推进智慧停车项目建设,构建智慧停车云平台,充分整合停车场、道路两侧公共停车泊位等停车资源,实现停车泊位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为市民出行提供智慧化停车服务。

  做好垃圾分类 共享美好生活

  政协委员蔡小晖:垃圾分类需全民参与,建议持续宣传引导,通过垃圾分类成功经验分享、编写宣传语张贴海报、制作垃圾分类Flash等,增强传播和宣传效果;注重群众互动,通过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吸引群众参加;强化监督执法,将单位和个人被行政处罚的行为报发改部门,纳入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综合行政执法局回应:将做好以下工作:推动“两定四分”模式向乡镇延伸,新建、改造一批城乡投放点;注重示范引领,创建省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8个、示范公共场所20个、垃圾分类优秀村(社)达到85%以上;深化全品类垃圾分类处置,助推“无废”城市创建;提升一次分类正确率到80%以上,年生活垃圾总量保持“负增长”和“零填埋”。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政协委员蓝永平:维护网络秩序环境,建议加强网络空间管理,通过把握和尊重网络空间特点,进一步规范网络行为,丰富监管手段,提高管理效能;弘扬网络新风正气,充分利用媒体阵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引领正确的价值导向,传递正能量,共同构筑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加大依法处置力度,坚决及时进行依法打击处置,并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警示教育。

  宣传部回应:大力弘扬网络正能量,培育积极向上网络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主要有一下几个活动:开展网络文明正面宣传报道,不断激发向上向善精神力量;开展网络不文明现象大讨论,引导鼓励网友自觉维护网络文明秩序;开展网络公益活动,为广大网民、网络组织提供交流学习的场所;开展网络环境专项整治,予以打击并宣传典型案例;开展本地网络媒体自律行动,鼓励本地自媒体创作更多正能量作品,共同引导网民文明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