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埠中心小学传递垃圾分类新风尚
垃圾变废为宝
导报讯 易拉罐、棒冰棍、旧报纸、废纸板……平时毫不起眼的废弃物,经过一群小学生加工,摇身一变成了“艺术品”。在兰溪市女埠中心小学,这样的“艺术品”收藏在学校垃圾分类创意室多达500件。
走进女埠中心小学垃圾分类创意室,仿佛迈入了一个脑洞无限的“万花筒”,利用废旧物料制作的手工作品琳琅满目。一艘艘扬帆起航的小轮船,其船身由易拉罐拼接而成;一栋栋欧式风情的小木屋,房顶由一次性筷子铺满,房子是废旧纸板搭建,一根枯树枝、两三颗松果加以点缀;令人叫绝的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小木桥,竟然是由棒冰棍拼接的。
“我以前喜欢吃很多棒冰,棒冰棍扔掉太可惜了,我就想起来可以用它做个房子回收利用。”四(3)班舒煜彤同学对记者说。于是,她利用原本都丢掉的棒冰棍制作了一幢小房子,还搭建了一个篱笆小花园,“把这些颜色涂起来,就像家里的花园,就像童话中的七彩花园一样。”
“每年的艺术节,我们都会举行变废为宝手工制作展,这些作品都是小朋友们通过灵巧的双手,把一件件可回收物变成了精美的手工艺品。”女埠中心小学少先队辅导员余小芳介绍,“学生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将回收垃圾变废为宝,制作成精美的装饰品或实用的物品,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节约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深受家长和学生喜爱。”
据悉,近年来,女埠中心小学的垃圾分类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三加三减”垃圾分类主题活动,让学生、老师、家长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并在学校周边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开设“红领巾”岗亭,引导大家形成正确的垃圾分类生活观念,通过“小手拉大手,邻里一起分”,进一步提升大家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
记者 姜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