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视频、土味情话
席卷网络的土味究竟什么味?
近年来,以土味视频为代表的土味文化风靡网络。以“土”得名,体现出一种乡土气息。这类视频创作背景多是山野、乡村、小城镇,虽然道具简单、情节浮夸,但因短小有趣、贴近生活,受到网友热捧,许多网友评论“越看越上头”。
土味视频类型丰富,涉及日常生活、剧情表演、手工制作、感官刺激等内容。“社会摇”是最早流行起来的土味内容,节奏感强劲的音乐搭配简单随意的动作,惹得许多人模仿。后来因一些“社会摇”主播的低俗言行,“社会摇”视频被网络平台清理净化。
展现农村生活风貌的涉农视频也是一类大热的土味视频。与竹鼠相爱相杀、用原生态食材做饭、捉泥鳅割猪草……视频展现出农村有趣又真实的一面,迅速走红网络。
还有些土味视频是搞笑或荒诞的短剧。短剧多是自导自演,剧情冲突强烈,有小人物逆袭、打抱不平等“爽文情节”,也有子女不孝、背叛婚姻等家庭伦理内容。不少短剧内容老套低俗,甚至为博眼球出现三观不正的内容。
除了视频,土味还渗透到了其他文化领域,土味情话、土味表情包、土味情歌等都从网络上火到了现实中。
小学语文老师陈珂发现,班里孩子说话越来越成熟。“像‘不要抱怨,抱我!’‘我的缺点是缺点你’这类土味情话,张嘴就来。”陈珂说,小学生们将土味情话视作与成人社会接轨的方式,纷纷模仿。
土味文化日渐火爆,受到不同年龄层的关注,一些严肃的事也开始利用土味造梗。2020年,一批高校推出土味招生广告,“本科技术哪家强,上海交大在闵行”“不太查课、重视学风,善待起床专业户”等充满销售风格的广告词,配合着画面和字幕,一改往日高校招生广告画风。扑面而来的土气与高校象牙塔的形象形成鲜明反差,令人眼前一亮。
土味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走向了两个不同方向。一部分土味作品贴近生活,是个性解放的产物,还有一些土味作品在个性解放中没有把握住底线,出现内容低俗、三观不正的现象。
一些人为博眼球,恶意扭曲“土味”,呈现乡间的文化糟粕。有的土味短剧,为制造情节冲突,塑造了拜金女、恶婆婆、不孝媳等形象,传递出不正确的价值观。有些小视频,拍摄社会大哥、农村封建迷信、乱捕乱食野生动物、暴饮暴食等低俗甚至违法内容。
随着土味文化越来越火爆,资本开始介入相关文化产品制作,网友们看到的不少东西是被加工处理过的,不再是真实的乡村、真实的生活。“有些视频看着就很生气,现在的农村哪有那么脏乱差,哪有那么不文明。”一位家住农村的网络主播说,有些人就找埋汰的地方拍摄,甚至为了效果故意把环境整脏。
土味文化是小镇青年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令大众获得了新奇的审美体验。但“自我表达”不是“自我放飞”,“通俗”不等于“低俗”。要想让土味文化健康发展,创作者应守住底线,不媚俗,不触碰法律道德红线;对野蛮生长的不良土味文化,相关部门和网络平台也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据《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