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3日 

第09版:学在兰溪

一片叶子沏出“茶德少年”

  导报讯 “下陈特产毛峰茶外形肥壮成条,银毫遍布全身,色泽黄绿隐翠,叶底嫩绿成黄,滋味鲜爽甘醇,汤色嫩绿明亮……”近日,下陈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陈子皓在他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下下陈毛峰茶的特点,一旁还附有两片毛峰茶叶。本子上记录的除了下陈毛峰茶,还有白茶、普洱等不同品种的茶。除了了解不同茶叶的特点,该校学生还能采茶,会炒茶,泡茶功夫也有一手。

  下陈中心小学位于柏社乡下陈村,气候舒适宜人,学校周围茶山环绕,茶文化氛围相当浓厚。依托下陈村得天独厚的环境,该校深入挖掘和传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以前期调查为基础,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以及“廉、和、真、静、敬、雅”的“茶德少年”的育人目标,开展山区小学茶文化构建路径研究。去年年底,该校课题《山区小学茶文化构建路径研究》获2020年度兰溪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春季采茶正当时,在下陈中心小学的茶文化研究基地,身着蓝印花布衣的同学们正在采茶。“我们采茶的时间,分三个时段,清明节前采摘的叫明前茶,清明至谷雨这段时间采摘的是雨前茶,谷雨后立夏前也会采摘。”学校老师盛旭燕告诉记者,自去年学校开发适合学校特点的茶文化拓展课程以来,通过让学生经历采茶劳动、制茶体验、访茶农等活动,组织学生学习茶文化知识。同时,逐步在校园内进行茶文化主题墙的设计、茶室的建设、茶文化基地的选取、班级氛围的营造,再辅以制度保障,全面推进校园茶文化的构建。

  采摘的茶叶要经过摊青、筛选、杀青、揉捻、干燥等10多道工序,下陈毛峰茶才能实现从一片鲜叶到一杯好茶的完美蜕变。好茶当然要配以好的器皿,该校的校本茶文化课程,既向同学们普及茶艺知识,在学习识茶、泡茶、品茶的过程,又着重弘扬茶文化礼仪,体会茶礼精神。从动手制作茶具、设计绘画画品茗杯,再到欣赏茶诗茶画,每一项学习活动的参与,都令学生领略到了茶文化独特的魅力,提升了学生对美丽事物的感知,提高审美能力。

  经过一年的课题研究的实施,本土茶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引领的作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也有了初步的教育成效。“下一步,学校将多维度进入学校文化布置期,以茶文化为依托,用下陈毛峰茶‘沏’出优秀美德的‘茶德少年’,谱写立德树人新篇章。”该校校长李锋平表示。

  记者 胡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