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来“稀客”
“鸟类熊猫”彩鹮假期来过“兰溪日子”
记者 林剑超 郑 蕾
导报讯 这两天,在兰溪市赤溪街道常满塘村来了两大两小4只陌生的鸟类,它们体羽呈青铜栗色,嘴长而下弯,在荷花田里,时而翩翩起舞,追逐嬉戏;时而翱翔蓝天,引颈长啸。荷花田中的泥鳅、小鱼及各种小型水生动物便成了它们的“口粮”。经过兰溪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确认,这4只“稀客”就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彩鹮。
“这种鸟从来没见过,直到3天前有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才知道它们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常满塘村村民吴跃庭告诉记者。
“摄影圈里都炸了,我们一大早就赶过来。”“我是杭州的,昨天到上海拍鸟,看到消息,早上四五点就赶过来了。”彩鹮惊现兰溪的消息,顿时引爆了省内外的鸟类摄影圈。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们纷纷聚集常满塘,齐刷刷地蹲守在田间两侧,只为留下4只鸟儿的倩影。
鸟类摄影爱好者吴建新是兰溪本地人,也是第一个拍摄到彩鹮的摄影师。他告诉记者,5月2日,他跟往常一样,前往常满塘村拍摄鸟类。在拍摄过程中,他远远地看到了4只深色鸟儿在荷花田中,因之前在动物园内见过彩鹮,所以立马认了出来。“太意外了,压根就没有想到会在家门口拍到这么珍稀的野生彩鹮。”说起与彩鹮的偶遇,吴建新非常激动。
彩鹮有着“鸟类大熊猫”之称,多分布在欧洲南部、亚洲、非洲、美洲中部,温暖的河湖及沼泽附近是其最喜爱的栖息地,有时也会到稻田中活动。然而,因栖息地减少和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不得不宣布彩鹮在中国绝迹。
采访中,来自杭州的鸟类摄影爱好者翁剑敏告诉记者,身边不少摄友为了拍摄彩鹮,曾千里迢迢赶往斯里兰卡,然而往往花费八九万元,却连连走空,没想到自己在省内就拍到了。他说,“有幸在省内见到彩鹮,这是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最直观的表现。”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浙江省野生动物生物技术与保护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郑荣泉介绍,这次野生彩鹮在兰溪出现,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彩鹮作为朱鹮的近亲,其野生种群数量更少,这次在兰溪出现纯属偶然。同时,它的出现也是一种必然。一直以来,浙江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诗画浙江全域大花园,打造高品质生态经济新模式。兰溪作为钱塘江诗路文化带的一个重要节点,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020年,兰溪跨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连续7年获评省优;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81,同比下降15.4%,排名金华第二。环境好了,诸如白鹭、白琵鹭、斑嘴鸭、黑耳鸢,以及阔别兰江流域20多年的刀鱼等消失在大家视野中的野生动物,也开始逐渐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