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0日 

第03版:民生

《了不起!他化名“木寸”,捐赠1500万,一根皮带却用了20年!》后续

耄耋老人二次创业回报桑梓

  记者 成 超

  导报讯 自兰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报道兰溪乡贤姚宝熙老人化名“木寸”,为家乡发展捐资1500万元,一根皮带却用了20年的故事后,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网、中国之声、光明网等媒体也纷纷进行报道,姚老也成了全国20余家主流媒体、千万网友眼中正能量的“网红”。

  在这一篇篇的报道中,“木寸”的故事,让许多人为之动容,也让每一位兰溪人骄傲和自豪,但大家都有些疑惑,姚老自己这么勤俭,哪来这么多钱?他年纪这么大了,不把钱留给自己或是子女,为什么要全部捐赠给家乡发展呢?为此,记者一一向老人求证。

  姚宝熙1935年出生在兰溪市兰江街道姚村,1955年考入西安石油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石油工业部华东供应办事处工作,之后又调入石油工业部器材供应制造局(后改称中国石油物资储备集团总公司),任高级工程师,并于1996年办理退休。“在退休前,我是个穷光蛋,只是拿着固定工资过小生活。”姚宝熙说,但在退休第二年,他就注册了一家从事买卖钢材物料的公司,且运行比较顺,挣了不少钱。之后,他利用公司积累的资金,又进入股市,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有些人会问我,都退休了,还要开公司做投资干什么。我都是回答他们,我还有心愿没有达成。”姚宝熙告诉记者,自己出生的姚村,是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古村落。几百年来,村中一直有着耕读传家、厚德重教、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据老人回忆,他年幼的时候,因家中贫困,学费均由村中贤达长辈资助。因此,他就想依靠自己的力量,为家乡尽点绵薄之力。他说:“兰溪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些年能为家乡做点事,最关键还是靠大家的力量。大家一起干,才能做成更多事情。”

  成为正能量“网红”,受到大家的点赞,姚宝熙只是淡然一笑:“我献丑了”。记者了解到,这么多年来,姚老对于自己所做的善事,不光对朋友只字未提,对家人也是如此。2003年,姚宝熙曾带他的母亲来到兰溪老年宫,当时他就问母亲,这里怎么样,母亲说非常好,姚宝熙只是欣慰地说“好就好”。一直到母亲去世,姚宝熙也没有告诉她,为建造老年宫,他捐赠了330万元。同样,兰溪一中共有12届816名学生受到过“木寸”奖助学金的资助。他们有的已走上工作岗位,却一直不知道这位名叫“木寸”的好心人是谁。就连为家乡姚村复建修缮古建筑10多座,投入上千万元,功德碑上也找不到姚宝熙的名字。

  前不久,姚宝熙通过微信朋友圈了解到,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捐款100亿办学的消息后,他表示,这才是值得大张旗鼓宣扬和学习的好榜样。“大家都行动起来,集中力量,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富强。”姚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