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4日 

第01版:头版

刘小涛在兰调研防汛工作时强调

以人民为中心 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

  记者 杨一之 陈志恒

  导报讯 昨天,副省长刘小涛一行在兰溪调研防汛工作。他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成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重要窗口”建设。

  省气象局局长苗长明;金华市委副书记、市长邢志宏,金华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蔡永波,金华市政府秘书长褚惠斌;兰溪市领导陈峰齐、王新锋、吴丽娅、陈玉祥等参加调研。

  当天上午,刘小涛一行首先登上西门城楼,详细了解西门城墙段城防提升工程推进情况,关切询问兰溪防汛形势和防汛难点。该工程位于兰溪老城区,建设内容为堤长851米的西门城楼段老城墙堤防基础加高加固、城中排涝站扩改建及古城墙改造,建成后,全市城东围片的防洪标准将提高至50年一遇。刘小涛指出,这里是抵御洪水侵袭、保障老城区百姓正常生产生活的关键点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着力提升防汛抗洪能力,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随后,刘小涛一行乘船前往位于衢江、婺江与兰江交汇处的中洲公园,实地检查“三江”防洪情况。刘小涛强调,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常态化开展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全面查找薄弱环节,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持续提升应急实战能力,确保关键时刻队伍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在兰溪市防汛机动抢险与物资储备中心,刘小涛边走边看,深入了解防汛物资储备情况及数字化、智能化物资仓储管理系统运行情况。该中心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级仓储中心,设有机械化仓库和智能化仓库,目前储备的水利防汛物资有抢险物料、防汛舟艇、救生器材、照明灯具等10大类。刘小涛对兰溪运用智能化仓储技术提高防洪抢险能力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心作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模式,不断完善防汛物资的储备管理、调运使用机制,确保设施设备在战时安全高效运行;要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对2017年兰溪“6·25”特大洪水进行全流程复盘,梳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进一步压实防汛责任、完善应急预案,全面筑牢防汛“安全网”,为全省各地防汛防洪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当天下午,刘小涛一行来到位于马涧镇西湖村的小西湖水库,与水库防汛责任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水库容量、防汛警戒线、巡查制度等情况,检查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小西湖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2018年9月,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2020年9月完工并恢复蓄水。刘小涛强调,要时刻绷紧防汛这根弦,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汛期巡查、值守和管理,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遇有重大险情、灾情及时上报,做到信息畅通、决策准确、处置得当;要加强日常预警监测,坚持物防、技防、人防相结合,利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对主要河道、山塘水库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监测,科学精准研判雨情、水情、汛情,压紧压实工作链条、责任链条,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

  在兰调研期间,刘小涛一行还前往云山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了解兰溪粮油生产情况。云山街道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总面积1.2万亩,通过田间基础设施改造和土地平整等工作,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质量农田,并建有配套的城北粮食合作社育秧烘干中心。该粮食生产功能区内主要应用“鲜食春大豆(四季豆)—水稻—兰溪小萝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目标。

  刘小涛对云山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城北粮食合作社托管种养模式,以及在育秧、烘干等方面的生产服务能力表示肯定。他强调,要做好政策落实,大力宣传粮油补贴政策,引导农民投身粮油生产,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优化工作,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要提高经济效益,以提高亩产效益为导向,引进一批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的优良品种,不断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要强化成本管控,对生产过程中的“料、工、费”等成本要素进行控制,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全要素、全过程的成本管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