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晒”在阳光下
兰溪首批食品“阳光工厂”接入“浙食链”系统
记者 徐桢瑾
导报讯 记者昨天从兰溪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全市首批3家食品生产企业“阳光工厂”已正式接入“浙食链”系统,实现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信息数字化、关键控制环节可视化,确保食品“阳光”生产。
“阳光工厂”是“浙食链”系统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食链”系统功能定位的重要内容。它通过人工智能、云分析、大数据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实时在线监管生产加工过程、质量安全管理等,并通过“浙食链”一码追溯,营造公开、透明、安全的消费环境。
据了解,兰溪首批接入“浙食链”系统的3家食品生产企业分别是浙江康恩贝集团医疗保健品有限公司、浙江金华味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兰溪市梅江烧酒厂。其中,康恩贝医疗保健品公司是全市首家接入“浙食链”系统的“阳光工厂”。
在执法人员的操作下,记者昨天在“浙食链”监管平台上清晰地看到康恩贝医疗保健品公司生产车间、仓库、化验室、消毒区等区域的具体情况。这些场所的环境是否卫生整洁、加工操作是否规范、检验操作是否合规等情况都一览无余。同时,系统通过AI抓拍功能,还能实时识别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便于监管部门第一时间发出整改提醒,并固定证据。
据介绍,在推进“阳光工厂”建设过程中,市市场监管局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摸排,选择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瓶(桶)装饮用水、白酒生产等关注度高、风险性大的食品生产企业作为重点,打造“阳光工厂”。
“企业的洗手消毒区、生产加工区、仓库、化验室等关键控制环节,都安装了视频监控和温湿度物联感知监控,从而实现原辅料验收、加工过程、产品贮存、出厂检验等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管理情况可视化。”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科副科长徐晓告诉记者,结合应用“浙食链”系统,产品外包装上还会加贴“浙食链”溯源码供消费者查询食品相关信息,让老百姓买卖明白、消费透明、吃得放心。
今年,兰溪计划建成12家“阳光工厂”。接下来,该局将采取“生产领域全面铺开、经营单位择优试点”的策略,全力推进“浙食链”系统在全市的应用,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